前凉(公元317-376年)自永嘉之乱前张寔任凉州刺史,西晋亡后,自317年起,张氏世守凉州,长期使用晋愍帝的建兴年号,虽名晋臣,实为割据政权,史称前凉。 张骏﹑张重华父子统治时,前凉达于极盛,境内分置凉﹑沙﹑河三州,设西域长史于海头,在今吐鲁番地区设置高昌郡,其疆域“南逾河﹑湟﹐东至秦﹑陇,西包葱岭,北暨居延”。353年张重华死,张氏宗室内乱不绝,凉州大姓也起兵反抗。十年争权夺位的斗争,使国势大衰,到张天锡时已失去今甘肃南部。376年,前秦主苻坚以步骑十三万大举进攻,张天锡被迫出降,前凉亡。整个东晋十六国时期,前凉是中国北方较为安定的地区,而前凉都城姑臧又是西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当时的凉州还是中国北部保存汉族传统文化和接受西域文化最早的一个地区,为中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后凉(公元386年-403年)是十六国时期氐族贵族吕光建立的政权。吕光本是前秦将领,奉命西征,统一西域。385年完成使命,东归,得知前秦苻坚383年淝水之战失败,前秦分崩离析,随夺凉州,386年苻坚被杀,改元自立。吕光死后,后凉在南凉北凉以及后秦的夹击下,最终403年吕光之侄吕隆率百官迁往长安,投降后秦,后凉灭亡。 北凉(397年-460年),对于建立者,史书记载有争议,实际建立者是后凉建康太守段业,实际操作反叛的是匈奴支系卢水胡族的首领沮渠蒙逊。后401年沮渠蒙逊杀段业,顺承北凉。无论是段业还是沮渠蒙逊,可以肯定一点,北凉是从后凉中分离出来的。最终因为北魏和亲公主武威公主被毒杀,北魏皇帝拓跋焘愤怒之下攻灭北凉。后北凉沮渠牧犍的弟弟沮渠无讳迁往高昌,侥存,终460年,柔然攻占高昌,北凉灭亡。 南凉(397年-414年),河西鲜卑秃发乌孤所建。脱离于后凉吕光。后因国内大旱,连年不收,最终414年被西秦攻灭。 西凉(400年-421年),脱离于北凉。北凉沮渠蒙逊杀段业,李暠常对北凉作战。建立西凉。李暠死后其子与北凉继续作战,最终421年亡于北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