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实施方案  |  学校规划  |  教师规划  |  专题活动  |  评选结果  |  教育汇编  |  校园文化  |  培训信息  |  学校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吉林省通化县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专题网站 >> 学校规划 >> 正文
通化县第八中学三年发展规划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通化县第八中学    点击数:133    更新时间:2013-4-7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生存发展的基础。教师的发展深刻影响着学生、学校和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一所学校能否成为一流的学校,首先必须有一流的教师。学校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阵地。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是教师不断调整、修正、重新审视和评估从事教师职业的态度、价值、信念、知识技能和种种行为的过程。它必定是在学校的实践工作中完成的,学校只有不断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才能获得教师工作上的更大的支持。学校管理必须着眼于教师的发展,维护和保障教师的切身利益,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让教师在工作中用良好的心态,积极的态度对待学生,创造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办好教师发展学校,使教师教育上一个新台阶,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特制定学校教师专业发展三年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办学水平为目标,以新一轮课改和“课堂教学效益年”活动的深入推进为契机,以“校本教研”为依托,立足本校,借助外力,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科研活动,培养和造就一支结构合理、师德高尚、业务过硬、理念先进、善于创新、有团结精神并能自主发展的教师队伍,以确保学校在新的发展时期抓住机遇,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学校概况

学校占地面积20785平方米,绿化面积2981平方米,校舍面积10383平方米,宿舍60个房间,教室24间,实验室3间,微机室电脑61台,图书室、电教室、展室、美术室各1间。200环型跑道,篮球场3个,排球场2个,足球场一个,277平方米水冲厕所。400多平方米学生餐厅。现有24个教学班,三个年部各8个班,现有学生1079人,住宿生368人,现有教职员工104人,专任教师83人,其中,省特级教师1人(享受国务院津贴),省级骨干教师2人,市级骨干教师7人,县级骨干教师12人;高级职称19 人,占教师总数的22.89%,中级职称34人,占教师总数的40.96%;大专以上学历104人,占教师总数的 100%,学历全部达标。

近几年来,通过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学校在教科研和学生个性发展研究方面取得可喜成绩,教学成绩逐年提高,教研成果硕果累累,特别开发编写了校本教材《关注家乡》、《经典阅读》及《心理健康教育》,体育成绩名列前茅,德育工作创出有本校特色的“自我教育”方略,学校声誉日益提高,并获得全国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省级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省级军警共建文明单位、省级普法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一)优势:

全校的中老年教师经验丰富,能起模范带头作用;青年教师刻苦好学,乐于奉献,有极强的竞争意识。广大教师有着较强的集体荣誉感,有着为了学校的发展努力奋进的精神。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育理念、教学思想正不断在教师队伍中更新优化,教师的角色正在发生可喜的转变。学校一贯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形成以“师徒带教、骨干携进”为主体的青年教师阶梯式培养的工作系统,成为青年教师成长的摇篮。近年来,学校先后培养了省级学科带头人2名,市级骨干教师7名,县级骨干教师17名、校级骨干教师20人 。

(二) 存在问题

1、我校是目前镇区直属中小学办学条件最差学校,面临着由于办学条件的负面影响导致生源下滑的趋势。

2、由于本县人事制度管理所限,教师流动性很小,造成有的学科拥挤,有的学科短缺,不得已而用之,会给教育、教学质量带来一定影响。

3、本校教师的角色正在发生可喜的转变,但对新课改中所蕴含的教学理念还不能与实际的教学行为很好融合。而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学校对教师提出要求较多,帮助指导较少,有时会造成教师一些不适当的心理压力,工作的有效性就不明显。

4.学校已初步形成了骨干教师培养制度,努力创设机会使之尽快发展。但如何根据教师不同发展的需要,让不同层次的教师都拥有发展的机会和空间,还没有形成一套规范的管理制度和评价体系。

三、 办学理念与发展目标

(一)基本理念

办学宗旨:用最优秀的教师,培养出最优秀的学生。

办学理念: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

办学口号:以质量求生存,以改革促发展,以科研兴学校。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强壮体魄的现代中学生

校 训:行胜于言

教 风:教书育人、竞争合作、科学务实,敢为人先

学 风: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求知,学会创新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挖掘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打造富有艺术气息的书香校园,让教师们在书香中自我发展,让孩子们在书香中不断成长。主要围绕以下“一条主线,两个重点”:

1、一条主线:把“课堂教学效益年”活动的深入推进作为核心载体,探索“高效课堂”教学实践模式,满足社会对学校教育的高品质要求。这既是我们今后三年的发展方向,也是我们将为之奋斗的办学理想。

2、两个重点:一是着眼于学生综合素养,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二是着眼于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教师专业技能和人文素养。

(二)发展目标

以师生的生命成长为发展理念,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为出发点和归宿,力争三年时间把学校办成——

1、教师展示个性才能和学生个性发展的摇篮。

2、学校有特色,教师有特点,学生有特长的“三特“学校。

3、平安校园,和谐校园,人民满意校园的“三园”学校。

四、组织保证

1、建立以校长为组长,分管副校长为副组长,教务处和政教处主任、年级组长、备课组长为成员的教师专业发展领导小组。教务处具体负责教师成长的管理、考核、实施、督促和评价。

2、在教师专业发展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以各教研(科研)组为基本单位,具体负责实施本组的教师发展规划,各组长为第一责任人。

五、实施方案和措施

(一)、专业引领,构建教师成长平台

1.加强校本培训平台的建设

1)每学年度至少请1名教育理论专家,1-2名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一线学科教师开设专题讲座,促进教师不断转变观念,建立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始终走在教学改革的前沿。每学期组织学科教师到先进地区学校参观学习一次。
2)积极承办各级教研活动(各学科每学年一次以上),通过承办活动这一平台,实现和有关专家、教研员互动教研,构建“教、学、研一体化”的培训机制,以保持教师专业的长足发展。
3)教研组每月安排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的交流活动一次,要有专题发言(教研组负责登记),鼓励成立各种形式的学术沙龙、专题论坛,切实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
4) 继续办好《和谐校园报》和《教学导报》两份校级研讨、交流刊物,定期汇编教师论文、案例分析、反思体会等。

2、加强教学科研平台的建设

1)以“主题教研”为载体,创新校级课题管理机制,引导教师进行专题研究,为申报各类各级课题作积极准备,每个教研组有一个研究课题,每位教师至少参加一个课题研究,学校课题申报时间为每年年初,争取每年有若干省、市、区、校各级课题立项。加强课题的过程管理,让课题成为研究教育教学的真问题,真正形成以科研促教研,以教研促教学的良好局面。

2)开展数语外学科“同课异构”研讨活动,即面对同一教材,不同教师进不同设计构想、施教,在比较与反思中互想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3)通过对“备课、说课、上课、听课、研课”课堂教学五环节的深入探究,总结经验,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能——效率、质量、创新,改进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研究新课标,探索新教材,倡导行动教育,强调专业引领和行为跟进,使教师普遍具备理解把握及使用新教材的能力,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教学活动的能力,合理运用教学资源的能力以及掌握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评价的能力。

3、加强网络平台管理

1)建立全校教师QQ群。借助于当前最为流行的QQ即时信息交互系统,创建QQ群,将学校所有教师根据学科纳入一个QQ群,约定时间,就预先公布的校本研修内容进行探讨,答疑,相互沟通,学习。充分发挥网络速度快、信息发布及时、不受时间空间限制,透明度、参与面与交流面都较大等优点,积极开展网络教研。

2)利用吉林省教育社区的网络平台,鼓励教师利用会员身份,开通个人博客,利用博客的互动功能实现教师在线交流学习,要求教师将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育随笔、教学课件、教学日志等教学研究成果上传保留在博客里,在学习、上课或查找资料时随时调出;组建学校圈子,创建名师工作室,随时了解在教育社区网中的教育教学活动动态,网络化的资源共享与信息交流为教师自主参与研修活动起到促进作用。

3)创造条件获取各级各类优质教育网站的教育教学资源,如全国远程教育IP数据接收系统的初中频道及流媒体频道等,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教师系统学习提升自身专业素质,鼓励教师经常登录全国各类优质教育资源网站学习下载优质资源,互动交流。

4)依托国培、省培、县培,推动各级教师积极参与学习,主动发展;积极创建县-区域-学校优质教育资源和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机制,落实名师、骨干教师示范引领等活动。

4、加强校本课程平台建设

1)创新学校教育科研成果,转化校本课程。把课题研究成果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基础,坚持以研究课题为抓手,开发校本课程。

2)国家课程校本化改造重组,嵌入校本课程。国家课程校本化改造,是指学校各学科实验教师在“以学生为本”的核心教育理念指引下,结合本学科学生能力的培养重点,对国家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重组。具体包括:语文学科硬笔书法练习、阅读训练、经典诵读等;体音美学科“钢笔画、口风琴、花样跳绳、校本操”等课程的嵌入;政治学科“法制教育”课程的嵌入等等。

3)以各项实践活动为载体,构建社会实践化校本课程。

(二)、强化整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1、 加快新教师的培训和整合。新教师的培养主要以教研组为基地,进一步加强以“老”带新的制度,建立新教师培训体系,使新教师在二年内基本适应学校的教学工作,站稳讲台,夯实教学基本功,形成一定的理解和处理教材的能力,在整合原来的教学方法和技能基础之上有较大的提高,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2、加强中青年教师的专业提升,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

中青年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是学校最具战斗力的教师队伍,从教3年以上的教师,教学要有特色,具备任教各年级的能力;每位教师每学期必须完成七个一:读一本好书、最少完成一节校级教研课、设计一份导学案、写一篇教研论文、制作一个课件、书写一份案例分析、参与一个课题。
3
、加强班主任专业化培养,努力创造发展空间
1)是加强集体培训、全面提升工作水平。进一步统畴班主任的培训工作,通过周例会培训、问题诊断分析,月专业专题讲座、典型个案研究,学期举办研讨论坛、工作反思交流以及外出学习培训等措施,帮助班主任丰富专业知识,开阔视野,提高工作能力。

2)是倡导自我进修、自我发展。我校根据班主任队伍建设需要,鼓励和支持班主任参加业务进修,进一步为班主任专业化发展提供良好环境。引导班主任不断钻研教育理论,提高教育能力,提升教育艺术,促进班级和学校德育工作水平的提高。
3)是鼓励班主任进行课题研究,并为班主任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经费与研究成果发表的平台。学校加大心理健康教育行动研究的力度,密切与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心理素质提升相结合,在原有基础上增强班主任情绪调控力、专业表现力与心智感悟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个性品质。
4
、完善教师专业发展档案

建立个性化的“教师专业成长档案”。充分依托教务处和教研组,对每一位教师制订年度发展规划,明确每学期重点突破的薄弱环节,从而全面深入教改核心,着力提升课堂教学效能。根据《学校教师专业发展三年规划》撰写的教师个人三年规划,做好年度总结,全面收集参加校本培训的情况记录,听课笔记,教学随笔,上公开课的教案,教学点评,案例反思,个人课题研究情况,自制教具及教学软件,发表或获奖论文等,做好教师成长过程中的资料积累。

5、搭建多元化教师专业发展的运行载体。始终坚持教研、科研、培训、练功、骨干辐射相结合。课题研究工作与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整合。我校一直坚持开展多层次教研活动、教育教学技能赛等,为老师提供互学、借鉴、研讨和成长的机会;以两报为平台,创新发展校本培训,以实施教师七个一工程为载体,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以创建书香校园活动为契机,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师读书活动,促进我校教师养成乐于读书、勤于读书的习惯,打造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构建工程和教师专业素质提升工程。

6、建立多元的教师发展性评价制度。 建立并不断完善与教师专业发展相适应的长效评价体系和指标,在教师评职、评优工作中,建立健康的竞争机制,激励和促成教师达成自身发展的目标。学校将出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奖励条例,把考核结合起来,与奖惩、职称评聘结合起来,表彰奖励专业发展好的教师和整体发展好的教研组。

六、进度安排

1、启动阶段

1)召开动员大会,讨论制定学校教师专业发展三年规划和年度专业发展计划,成立教师发展学校领导小组。

2)学习有关教师发展学校的理论,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3)组织教师制定个人专业发展三年规划、年度专业发展计划。

2、组织实施阶段

1)按计划进行实践探索。

2)每年年底进行反思,写出阶段性总结。

3)积累教师专业发展的研修成果及时存入个人成长记录档案。

4)领导小组每年进行一次集体评估和阶段性总结,监督教师专业发展三年规划的执行情况。

3、总结验收阶段

1)接受教育局领导、专家检查验收。

2)提交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的工作总结。

七、保障措施

1、制度保障。完善原有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各项制度。要将教师专业发展目标达成情况纳入考核范围与工作业绩挂钩。

2、经费保障。力争上级部门的各项资金支持,加大资金投入,保障教师培训、科研、课程改革及基础建设等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3、物质保障。为保障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将逐步完成各项设施的配套。

4、组织保障。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教师发展学校三年规划的实施。

 

组 长 黄世海

副组长 张敏 赵立辉

成 员 王泽军 孙桂花宋涛

张艳娟 赵 敏 各教研组长

 

 

  • 上一篇文章: 没有了

  • 下一篇文章:
  • 版权所有 宁都县教师进修学校 维护制作:电教信息部
    联系电话:0435-5224989 邮编:134100
    推荐浏览模式 1024*768分辨率 吉ICP备170085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