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使学校走向成功、不断提升的核心。把教师发展当作教育发展、学校发展的制高点,并不为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快教师专业化发展应是学校发展的头等大事。未来几年是学校发展的重要时期,能否做强做大、打造学校教育品牌,关键要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现根据我校整体发展规划和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划。
一、现状分析
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现有学前班1个、教学班级6个,在校教职员工23人,其中专任教师20 人。其中青年教师4人,大部分老师是师范毕业,师资力量相对来说还可以,教师业务水平也算中游,但是大部分教师教育教学理念保守,骨干教师四人,缺少名师和学科领军人物,这些都说明我们必须立足学校实际,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打造一支爱学生、善教学、会研究、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师资队伍。
二、指导思想
《根据通化县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方案》结合本校实际,把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作为重要的办学目标之一,倡导“和谐 进取”的校风,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抓手,以校本研修为突破口,立足本校,借助外力,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机遇和平台,打造师资队伍,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三、规划目标
(一)总体目标
根据教师发展的要求和我校的实际情况,通过交流对话和自我培养的方式,有系统、按阶段、分层次地培养教师,努力为教师创设“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成长”的专业成长氛围,培育我校教师专业发展文化,力争三年内实现点的突破,达到以点带面提高的效果,从而造就一支能教学、会科研、善学习的骨干教师队伍。
(二)阶段目标
2013--2014学年:更新观念明确目标,积极投身于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改革,深刻领悟学校的三年发展规划,找准自身发展的切入口,制定好个人发展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学习活动,进行课题研究。
2014--2015学年:加强学习,改进教法,深入研究,对自己的专业发展情况进行反思总结,体现自己的教学特色。
2015--2016学年:对教师专业发展情况进行评定,重点培养,整体优化,形成特色。
(三)、教师专业发展个性化目标:
1、合格教师。
主要是指我校新来的一名年轻教师,和两位中学刚转入的教师。目标:完成合格小学教师的转变。途径:学校选择骨干教师对新教师进行学科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带教,开展传帮带的培养工作。让其尽快熟悉本校教育教学常规工作,有教育责任感,热爱学校,热爱学生。
2、成熟教师。主要是指我校比较年轻的教师而言。目标:完成合格教师到成熟教师的转变。途径:师徒双向选择,自愿结对,在师德修养、教育理论、课堂教学、教育科研、学业管理等方面进行带教。最后,能用心理学、教育学的基础理论来指导教育、教学实践。
3、校级骨干教师。主要是我校的美术和体育老师。目标:完成成熟教师到骨干教师的转变。途径:选择富有教育教学经验的(县、省级)骨干教师担任导师,在理论学习、教育科研、学科教学、班级管理等方面进行指导。能够在学科教学和班主任工作方面形成自己的风格。
4、县、市、省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主要是指我校的两名校级骨干教师、三名县级干教师、两名县级农村骨干教师和一名省级骨干教师。目标:完成校级骨干教师到县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转变。县级骨干教师到市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转变,省级骨干教师到名师的转变。途径:参加县级以上的培训学习,参与学校课程与教学改革,承担学校重点课题研究,承担培养校级骨干教师的任务。形成学科教育特色;能够参加县级以上的教学观摩。
5、校级特色教师(指40周岁以上、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在抓学科教学方面有独到之处或某一方面有特长的老师)
(1)德育特色:关心爱护学生,能时刻关注班里每一位学生的心理,认真做好家访工作,积极主动做好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并结合所教学科特点进行学科德育渗透,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取得较好成效。
(2)教学特色: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 有责任感,廉洁从教,师德堪称表率,受到学校、家长和老师的一致好评,有一定的知名度。能刻苦钻研教学业务,有深厚的业务功底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在教学上具有示范、带头作用,教学业绩显着。能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积极参加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有一定的科研能力;近三年内至少有省级以上论文1篇。)
四、具体实施措施
1、进一步完善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机制
建立“教师专业发展领导小组”。主要是审议重大的行动计划和实施策略,对学校的师资建设总体规划,对教师自培工作提供专业指导。完善全员培训制度和骨干教师选拔、培养、管理、考核机制。
2、进一步加强教师专业发展平台建设
(1)加强师德平台建设
积极参加县里的学习培训,本校定期进行师德内容的学习。
(2)加强学习培训平台建设
每周由教导处负责进行培训学习,每学期每位教师最少写四篇学习心得。学习内容由骨干教师、教导处根据学校实际及教师的需求来确定。
聘请进修学校教研员,每学期来我校进行教学、教研的指导。积极地走出去,争取与名校结对子,提升教师理论水平,拓宽教师视野。
继续实施 “师徒带教”制度。
继续实施校级骨干教师评选县、市、省级骨干教师的推选工作,充分调动优秀教师的积极性,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鼓励教师积极参加进修。继续实施教育科研等校本培训课程。
(3)加强教学研究平台建设
结合学科课题研究,积极开展课程与教学改革实践。
(4)加强校本课程平台建设
鼓励教师自编教材。
(5)加强交流平台的建设
听评课交流。通过“听—说—评”活动,建立听课评课交流反馈制度。立足学校资源,通过领导“指导性听课”,对教师的课堂教学作具体的指导;教研组 “研究性听课”, 对教学中的共性问题、热点问题、困惑问题进行研讨;教师间 “互助性听课”,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从而让教师在不断交流反思中成长提高。
活动交流。召开专题研讨会、读书交流会;校本研修讨论,通过相互交流、辩论,让老师畅所欲言,形成思维和观念的碰撞,促进教育思想和理念的提升。
3、制订相关配套制度,构建发展和成功的环境。
改进教师的考核评价制度,完善教师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教师的师德素养、德育工作、教学能力、教科研成果、培训情况、培养特长生及合作互助品质等进行全面的考核,逐步形成评价与奖惩相结合的体系,用评价来促进教师水平的整体提高。
4、建立个性化的“教师学习和发展档案”。充分依托教导处和教研组,对每一位教师制订课堂教学改进和完善计划,明确每学期重点突破的薄弱环节,从而全面深入教改核心,全面推进课程教学改革,着力提升课堂改革效能。
积极推荐优秀教师参加高一层次学历进修、研修班等培训活动,并给予经费支持。
五、管理与保障
1、组织管理
成立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教师专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教师专业成长的规划、实施、管理、评价等工作。
2、档案管理
建立教师电子档案,做到一人一档,(内容包括:根据《教师专业发展三年规划》撰写的教师个人三年规划,总结,参加校本培训的情况记录,听课笔记,教学随笔,上公开课的教案,教学点评,案例反思,个人课题研究情况,自制课件,发表或获奖论文等)做好教师成长过程中的资料积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3、资源管理
(1)资金保证
学校要多渠道筹措经费,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和良好环境。同时要拨出一定的经费,奖励在专业成长过程中的优秀者。
(2)师资保证
既要挖掘本校资源,充分发挥本校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又要面向校外,聘请教研员进行专业引领,从而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人力基础。
4、激励管理
健全激励机制,实行年度分级考核制,每学年度考核一次,将教师的专业发展情况与晋级、评优、评先等挂钩,考评不及格者,不能参加骨干教师的评选,并取消年度评优、评先资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