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美丽的花也是一种草,再不起眼的草也会开花。
常常听有同仁发问——今天,我们应当怎样做教师?
是啊,我们要怎样做教师?怎样做语文教师呢?于漪老师说:“我做了一辈子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这便是大师的为师之道。
对照反思自己的教学经历,我“学”过——但不广博;我“思”过——但不精深;我“行”过——但不执着。
我想:要教会孩子学习,教师就要做个“磨刀人”,具体地说,今天的我们可以这样做教师:
一、做个善读书之人
(一)教者需善读,学者“陌生”读
——真的要与孩子一起进步才行!
叶圣陶说:“唯有教师善于读书,深有所得,才能教好读书。”这是主张下水阅读和陌生阅读,问问自己:做得如何呢?
几年前的一次课堂学习,至今记忆犹新:那是教学《唐雎不辱使命》时,我以“读、译、练”的方式备课、上课,并没有太多考虑到学生的个性解读。课堂上,生问:“老师,唐雎怎么能带剑见秦王呢?”我稍一愣,确实考虑过这个问题但没深究,“我想,这也许是特殊礼遇吧?”说实话,我当时对自己的说法都不满意。后来,经查阅,我们得到这样的解答:
《荆轲刺秦王》中有一处说明:“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别国使臣携带武器上殿也自然不可,所以荆轲入秦劫持秦王,只好将匕首藏于地图之中。既然秦国有这样的法规,那么唐雎就不可能带剑上殿。再说,荆轲刺秦王发生在公元前227年,唐雎出使秦国的事到公元前225年秦灭魏以后才发生,荆轲刺秦王时,秦王几丧性命,如此教训秦王一定会刻骨铭心,对外国使臣必严加防范。那么,唐雎就更不可能带剑上殿了。既然不能带剑上殿,又怎么能在秦王面前“挺剑而起”呢?本故事纯属虚构——这是资料中的解读。那么,作为文学作品,我们是不能因为它不符合史实就持否定态度的,正因为如此,唐雎的形象才更鲜活了:不卑不亢,不辱使命。教给学生唯物辨证的看问题,尊重学生的个性解读,这该不违背我们教学的宗旨了。
今年再教此文时,我留意到这点,于是课上引导孩子质疑,“秦王使人谓唐雎曰……”果然,尚楠脱口而出,“这个故事是真的吗?”
“好!提得好!”
“老师,安陵国最后是被哪国灭的?”
“老师,唐雎能带剑见秦王吗?”
孩子七嘴八舌地问,“五年前教这篇课文,也有同学提出类似问题;当时,我们还特意查找了一些资料。大家如果感兴趣,可以查找,下节课交流。”
第二天课前,我问“昨天谁回家查找我们的问题了?”大家笑。
“小强,你先说。”
“安陵国是被秦国所灭。”
“好,博文再说说。”
“唐雎不能带剑上朝,”
“为什么?”大家追问。
“因为根据当时秦国的法律,是不允许的。”
“嗯,不错。刚刚课间和同学也交流了这个话题,尚楠查找很全面,来和大家交流交流。”
“这个故事是子虚乌有的,不仅是因为法律不允许;还因为,当年荆轲刺杀秦王在先,唐雎觐见在后,秦王一定心有余悸,是不会不加防范的。之所以这么写,只是为了强调小国不畏强暴的精神。”
“精彩!可见,此故事纯属虚构。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否定作品的价值所在,从行文中我们要看到人物身上的精神内涵。辩证学习,语文世界很精彩!”
——在阅读中“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吧,此前,教师的下水阅读一定要充分考虑学生“怎么学”,他们在“陌生阅读”中可能会遇到哪些疑难。
(二)读传统文化,读我们的生活
曾有人疾呼:“语文课离‘文化’已太远!它太多地失落了‘文化’应有的厚实与丰富,更不必说它的潇洒与诗意。”还有人说:今天的一代,只知道“周迅”,不知道“鲁迅”!我说:今天的孩子是“超女”“快男”的忠实“粉丝”,至于“嫦娥、天宫”“中俄军演”另当别论去吧!或许真的是我们的语文教学出了什么问题?
与同事聊天,说孩子考试属对:“天高任鸟飞”,孩子对曰:“地厚任虫拱”;又一属对:“春草年年绿”,孩子对曰:“秋树天天死”——这真的不是书里的笑话,是写在孩子的考试卷上的!这是不是语文教师的悲哀?传统文化何处去了?
——学习是为了更好地生活,语文教学一定要重视传统文化的学习。在执教《故宫博物院》一文时,我改变以往“读课文——做导游——谈感想”的学习方式,改用“预习导学——平面填图——双簧游览——读文批注”的学习方式,学生更易于接受,乐于学习。其中介绍到“神武门”时,我补充:原为“玄武门”,即取“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之意。清雍正皇帝名“玄烨”,为避字,将其改为“神武门”。学生很感兴趣。
语文学习之美不仅仅在课堂上流淌,也在向课堂之外延伸……这就是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做个善思考之人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千古师表孔子的至理名言告诉我们要学思结合。于是,每当遇有学而不思或思而不学的偷懒弟子,我便如此教导一番。结果呢,倒未见真有几人能如此这般“学思结合”,更多的仍是苦学、厌学、不乐思,于是就更多了几分抱怨与懈怠。想想,我在教学中遇到过那么多问题,有多少是经过大脑认真深入思考了呢?即使有的问题认真学了,深入思考了,可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又如何呢——缺少了恒心,缺少了创造。
细细想来,要让知识在孩子们的头脑中“活”起来,必先使知识在教师的头脑中“活”起来,因此,教师必要做个善于思考之人,思考些什么呢?
教师思考的关键问题应该是如何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并能只是一句空话。备课时,首先考虑的不能是“我想教什么”,而是学生需要学习什么。有了这样的理念,平时教学,常真诚地邀请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成为主角,掌握自己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比如选择什么样的学习内容、布置什么样的作业,教学的整个过程从开始到结束,始终要想着的不止是要教会学生什么,还要想着帮助学生会学什么。
三、做个善实践之人
逐渐接触了一些教学能手、科研专家,从他们身上我学到了什么是“探索”,自己也尝试进行一点教学探索实践,那时更多的是生硬的模仿,仍没有学会细致深入地分析与思考。学习过的有关教育教学理论也就无用武之地了。随着教学中遇到问题的不断增多,我开始更多地问自己:是不是我在教学中忽视了什么?是不是我太懒惰而不是学生太懒?是不是需要再多关注一下学生的想法更好……带着一些类似的疑惑,我先后阅读了一些教育专着,边读边做笔记,也试着将一些零星所得、所惑记录下来。一段时间的磨砺下来,我发现这样的尝试真的很不错,既学习又思考,更重要的是教学中有了新的方向:关注学生,重视他们的个性体验。针对班级部分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不高、读写能力偏下的问题,我少了一分抱怨,多了一分责任感与使命感。可见,无论是谁,遇到了问题并不是一件坏事。很多大师正是在遇到问题后,做了很多深入的思考并不断改进教学行为,于是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教学难题。于是他们成为教育战线的学者,思考者,实践者。
突然领悟到,我的浅薄经历和大师们的教育人生观都同时验证了《学记》中的一段精辟论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有人把教师从事的科研工作比作是在“大田”,在“车间”的研究,试想,在“大田”“车间”的劳作中,怎能没有教师的勤学、乐学?怎能没有教师的善思、多思?怎能没有科学的管理?否则,学而不精,思而无据,行而无获。
教师成长的过程,正是以学、思、行为源泉和动力的,学而思,思而行,合三为一。教育大家的成长经历如此,如我们这样的后辈教师亦是如此。
作者姓名:丁悦
所在地区:吉林省通化县
工作单位:吉林省通化县二密镇中学
邮箱地址:dingyue1868@163.com
邮政编码:1341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