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学校概况 | 党建工作 | 干部培训 | 教师培训 | 初中教研 | 小幼教研 | 民族教育 | 综合教研 | 教育技术 | 名师博客 | 电子阅览室 | 创城专题 | 
您现在的位置: 宁都县教师进修学校网站 >> 教师之窗 >> 正文
《海 燕》教学设计
作者:周寒    文章来源:吉林省通化县大安学校    点击数:1157    更新时间:2012-10-15

《海 燕》教学设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

课题

作者及工作单位

姓名:周寒

单位: 吉林省通化县大安学校

邮编:134107

电话:13654358658

邮箱:zhhanthx@126.com

教材分析

《海燕》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重点课文,是因为它的文体特点(散文诗)适于单元要求:强调朗读,注重联想与想象,了解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的表达方式,学习抒情性语言。自然这也是顺应新课程标准“阅读”部分的要求。

是首着名的散文诗,是无产阶级文学的开山之作,具有永久生命力的辉煌。1901年,那时正是俄国1905年革命前夕最黑暗的年代,俄国工人运动不断高涨,动摇着沙皇统治的根基。来自社会底层、深谙人民疾苦的高尔基,触摸到刚刚开始跳动的新时代的脉搏,以敏锐的艺术感悟力创造出了“海燕”的艺术形象,来欢呼即将来临的革命风暴,为无产阶级唱出了一曲充满战斗激情的颂歌。它有如春天的旋律,时代的前奏曲,革命的宣言书。据此,我以感悟“海燕”形象的精神内涵为切入口,激发学生兴趣,迅速深入文章内容。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虽然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但是《海燕》写于上个世纪初,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再加上国情,语言习惯的不同, 要想把握海燕象征主义还 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我设计了格调高雅的“书法比赛”,独具一格的“朗诵训练”,别出心裁的“画插图”,引人入胜的“猜谜语”,极富创意的“当翻译”等环节,把学生的探究热情充分调动起来,这样复杂枯燥的教学任务变得简单而又充满了趣味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了解时代背景,从整体上领会课文的深刻内涵,探究海燕等形象的象征意义;了解象征、烘托等表现手法在本文中的运用及其作用;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训练各种形式的朗读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以富有创意的活动为载体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勇敢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培养学生勇敢面对生活中的暴风雨的乐观、战斗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通过了解时代背景,从整体上领会课文的深刻内涵,探究海燕等形象的象征意义   

难点:了解象征、烘托等表现手法在本文中的运用及其作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

激趣导入

二、

检查预习

三、

朗读训练

四、

开展活动

提出本节课学习方式

活动

1、听写字词——“书法比赛”(活动一)

①比赛规则(准确100分,美观20分)

②听写(书法比赛)、

2、合作交流课外所搜集有关资料

①作者:②体裁:③背景:④海燕:

1、教师配乐范读(背诵)

请大家边听边发挥想象,看看诗中描绘了几个场景,哪些形象?

2、选段练读,指示方法(活动二)

4~6)段(嘲讽)(11)段(自信)(13~15)段(渴望)

1、“画插图”——活动三

大家讨论一下,看看如何举一反三,变一为三,三幅图上该画些什么?可以用文中哪些段落中作为依据?

教师示范画法师示范画“大海”、“乌云”、“海燕”、“海鸥”等形象

2、“猜谜语”——活动四

画里面的“大海、乌云、海燕”等形象是代表社会上哪一类人呢?说说这些景物到底暗指社会上什么势力或力量?大家不妨把它当谜语来猜猜。

群情激昂

请三位同学上台比赛

评议打分。

大家交流课外所搜集的有关资料,内容应包括作者简介、写作背景、体裁特点等……

学生聆听后评价

学生自由练读。

起立齐读

推荐朗读

自愿朗读

生分组讨论,动笔画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生上台表演、解说

学生“猜谜语”

学生分组合作讨论

用商讨的口吻,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探究愿望,创设出有利于探究的良好情境。

用“书法比赛”富于挑战性、竞争性的方式来代替听写,激发学生的兴趣,从更高标准上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搜集和处理信息是新课程要求学生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课外自主完成,既提高了课堂效率,又提高了学生能力。

把评价的权利交给学生,体现了师生之间平等、民主的关系以及课堂师生互动的精神。

朗读中用不同的方式实施评价,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朗读兴趣,加强了朗读效果。

对抽象的概念理解不用直接、机械的讲解,而让学生在充满趣味的探究活动中水到渠成的理解。过程大于结果,这才是真正的探究性学习。

活动往往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学习内容,设置活动,就能充分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五、

体验感悟

六、

总结延伸

教师寄语

3、“当翻译”——活动五

教师示范(第(1)段)

“在大革命风暴来临之前,人民群众还没有觉醒,反动势力喧嚣一时。革命先驱在顽强自信的奔走呼号,宣传革命……”

整体感知

海燕形象 本文内涵 象征手法

请你以“暴风雨”为话题讲述自己的故事,谈谈自己在生活中遭遇过怎样的暴风雨,又是如何战胜暴风雨并获得怎样的人生启示。

1、采用了什么方法完成学习的?兴趣如何?收获如何?

2、以“暴风雨”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温室里长不出擎天大树,暴雨里才显出雄鹰的羽翼。生活中有和煦的爱的阳光,但更多的是狂风暴雨,惊涛骇浪的考验,而生活的暴风雨,只能将我们摔打得更结实、更睿智、更坚强。“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同学们,让我们在生活的暴风雨中也做那勇敢飞翔、搏击长空的海燕吧!!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选段探究(第(7)段、(11)段、(15)段)

学生分组热烈讨论、交流,点两名学生展示,教师点拨,学生评价

学中玩趣味无穷,玩中学收获多多

“当翻译”的活动,把复杂的枯燥的理解课文深刻含义的行为变成了一个充满趣味的活动,使学生在趣味无穷中不知不觉完成了探究过程。

教学应体现“与时俱进”精神,应充满现代意识,要使所学一切均能为我所用,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有所升华。

作业的布置是对这节课探究成果的积极巩固。这就是新课程下课堂教学变革带来的效果。

教师的期待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心理暗示

板书设计

燕  

高尔基 

  画:三个画面 译:海燕形象 赏:写作技巧  

来临 搏击风浪的勇士 象征手法  

逼近 英勇无畏的精灵 正面侧面描写  

到来 胜利的预言家 修辞手法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根据课堂表现,按学习小组记分,小组长记好组员成绩。

教学反思

我努力贯彻新课程理念,贯穿创新精神,突出个性化,在每个环节安排和细节处理上都作了精心设计,总结起来有三条——

一,以活动为载体

学习是学生的天职,爱玩是少年的天性,这“天职”与“天性”是一对矛盾。但如果能把两者巧妙的结合起来,既完成学习任务,又激发学生兴趣,岂不两全其美?给学生一个球场,学生自然知道去尽情踢球;给学生一个舞台,学生自然知道去尽情表演。基于这一认识,本课一连串的设计了七大活动。即:格调高雅的“书法比赛”,独具一格的“朗诵训练”,别出心裁的“画插图”,引人入胜的“猜谜语”,极富创意的“当翻译”,还有贴近生活的“口头作文”……这些活动将听、说、读、写融为一体,把学生的探究热情充分调动起来,把学生的探究潜力充分挖掘出来。这些活动,环环相扣,不断深入,使理解课文深刻含义,理解象征手法及其运用这样复杂枯燥的教学任务变得简单而又充满了趣味,在不知不觉中就完成了探究任务,这不能不说是课改精神的胜利。

二,多学科渗透带来教学内容的无比丰富性。

在本课教学中,我动用了大量生活积累、知识积累和艺术积累,书法、美术、表演、文学、政治、历史、生物各学科的知识交汇在一起,拓展了课堂空间,加强了教学辐射,组成了一个精彩纷呈的万花筒世界。这也是体现教学设计个性化、创造性的一个成功尝试。

三,课堂评价以激励为主。

在整个教学流程中,我牢牢把握住一点:自己只是一个平等的对话者,热心的促进者,机智的引导者。因而处处循循善诱,凡对学生稍有创意之探究即予以热情鼓励,课堂上掌声不绝于耳。把自己当作学生中一员,处处为学生着想,经常与学生同读、同练、同议;在学生可能遭遇困难之处,充分预测后率先示范而不包办代替……这都是新课程背景下一个新型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和行为。

总之,课堂教学的成功,缘于对每一个环节的精心设计和每一个细节的精雕细刻。本课最成功之处在于以精心设计的活动为载体来完成探究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是当前课程改革的主导方向,但由探究性学习取代接受性学习仍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以活动为载体来促进探究可以算是一种成功的尝试。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 版权所有 宁都县教师进修学校 维护制作:电教信息部
    联系电话:0435-5224989 邮编:134100
    推荐浏览模式 1024*768分辨率 吉ICP备170085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