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图片信息 | 教育技术应用 | 电教示范校 | 下载中心 | 技术园地 | 专题培训 | 部门介绍 | 网络办公 | 视频课展示 | 学校网站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宁都县教师进修学校教育技术网站 >> 教育技术应用 >> 正文
分层教学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作者:djb    文章来源:转载    点击数:695    更新时间:2011-8-29

 

    十个指头有长短。受社会环境、家庭条件、个体素质等各种原因的影响,初中学生信息技术基础差异明显,这种差异反映到学习上就是学习能力不同。学生学习犹如吃饭,有人吃一碗,吃不了;有人吃一碗,吃不饱。人的能力有大小,长期平均分配、吃大锅饭,使接受能力好的学生饥肠辘辘、日渐消瘦。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能飞的飞,能跑的跑,能走的走,不能走的推一把。对不同的学生,要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学生都需要成长,但并不是非要同步的成长;学生都需要提高,但并不是非要同样的提高。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我们有必要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分层次的教育。 
    分层教学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体差异,为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而采取的教学模式,是在班级制授课条件下的课堂教学策略。这种教学思想源远流长,春秋时代,孔夫子就把不学而知的学生叫天才,为上等;学而后知的学生为次等。并提出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承认学生在个性和才能上的差异,主张有针对性的教育,促进学生的正常发展。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教师是学习的引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尊重学生的个性,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生为出发点,面向全体学生,让更多的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激发各层次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他们的学习潜能,事半功倍地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更利于学生全面成长。在目前的班级授课制课堂教学条件下,为了更好地适应个体差异,有必要实事求是、因材施教、实行分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首先,信息技术课程应该以学生的学来决定教师的教。师生心与心的沟通与交流、让学生明确自己所属的层次。 
    多年来,我非常关注初一新生入学后的几个周。在约一个月的时间,学生对新环境、新课程、新同伴的新鲜感及表现欲是最强烈的,这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习信息技术兴趣的最佳时机。认真上好每一次课,认真上好每一次机……尽量多地和学生交流,调查了解学生接触计算机的时间、软件的掌握程度、家中有没有计算机、上网主要进行什么操作、希望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学到什么、参加计算机考级的情况等,并以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接收能力及发展空间为依据,在充分尊重学生意愿的前提下,把一个班的学生分为基础组、提高组和拓展组等三组。 
    基础组的学生,或很少接触计算机,或对电脑没有兴趣,或接受能力不强、或学习习惯比较差、或只对游戏聊天感兴趣。有的学生上课纪律特别好、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背诵得也不错,但计算机实际操作技能却很差,在上机时束手无策,到下课也常常无法完成任务。 
    提高组的学生,对教材上的内容有所了解或学习能力较强,学习没有困难但缺乏主动性,常常完成任务后,就偷偷摸摸的玩起了游戏,或上网,或聊天。 
    拓展组的学生,计算机知识比较丰富,不满足教材上的基本内容,求知欲高,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属于电脑迷。 
    这种分层绝对不是给学生贴上标签,将他们分为三六九等,而是教师需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事实求是、有的放矢,进行科学而高效地教育,使各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同时要让学生、家长明白,层次不是永恒不变的。教师会根据学生信息技术水平的发展变化,不定期对各组学生进行调整,激励学生向更高层次努力。层次分三层足够,分得太多也无意义,因为信息技术教师的工作量普遍偏重、时间和精力有限,不可能在每一节课设计出兼顾太多层面的教学方案。 
    其次,信息技术教师应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设置各个层次的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不同的学习目标,使所有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 
    遵循“用”能生巧的原则。在“用”的环境下,按“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举一反三”的学习模式,面向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培养信息素养。能迅速让各层次学生熟练掌握所需知识和技能,帮助他们形成触类旁通的独立学习能力,有利于逐步培养他们终身学习的能力。 
    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分层,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关键之一,将传统教学中整齐划一的目标,根据大纲要求和学生实际,改为可由学生选择的弹性目标。这些目标大致可分为,基础性目标、提高性目标和拓展性目标。学生有权利选择从什么目标开始、最终达到什么目标,学生可以自己做出计划,教师仅进行必要的指导。让学生人人有事做、人人有兴趣学。“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好乐知者”,兴趣是学习最大的原动力。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注意激发各层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自己发现自己学习的目标,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提倡自主学习,凡是学生能看懂的内容,教师应尽可能少讲或不讲,将大部份时间还给学生。遵循“既要让全体学生达到教学大纲要求的基本目标,又允许学有余力的学生超过课程要求去学习”的原则,教学目标的不宜设置过低或过高,应该是每个学生通过努力可以达到并且能学到新的知识。让各层次的学生必须向上跳一跳,才能摘到鲜美的果子。 
    基础组的学生,学习重点在促使他们打好基础,能按照要求模仿完成相关的操作,培养他们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树立信心。比如,在《文件的管理》一课中,对他们的要求是,能熟练进行文件夹的建立,文件的复制、移动、删除、重命名等操作。 
    提高组的学生,在掌握基础后,对软件的功能能够进行进一步的自学和探究,并在具体的应用中加以体现、举一反三,开发他们的学习能力。比如,在《文件的管理》一课中,我要求学生将网上邻居中一个装了很多东西的文件夹,复制后粘贴到自己计算机磁盘中,并以分类最合理、使用最方便为评价标准对这个文件夹进行整理。学生通过应用练习,达到提高、巩固的目的。 
    拓展组的学生,要巧妙设计、综合地使用相关知识、技能,解决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实际问题,学有所获,发挥他们的潜能。比如,在《文件的管理》一课中,我创设情景,设计拓展活动,要学生自主探究,在鼠标突然失灵的情况下,只使用键盘,如何现实文件和文件夹一些基本操作,以此锻炼学生操作计算机的能力。 
    第三,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策划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当小老师,课堂秩序变好了,课堂辅导轻松了。 
    学生个体差异和社会对人才需求决定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灵活性。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教师要对全体学生进行系统的教育,让他们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解决学习困难。在此基础上,对各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辅导,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特长。课堂辅导的宗旨是,对基础组和提高组的学生以扶为主,扶中有放,侧重于引导学生学习;对拓展组的学生以放为主,放中有扶,侧重于指导学生自学。教师的任务从原来的讲解、讲授,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习,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给予分层次的辅导。学生的学习方式也由原来的听教师讲,转变为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只能解决大部分学生的问题,难以照顾到不同类型的学生,难以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辅导,因此,辅以分组学习的方式可以弥补其不足。   
    分组学习是分层教学中可操作性比较强的一种教学策略。以小组的方式学习,有利于学生之间相互启发和帮助,培养整体意识、集体观念及良好的道德品质,让学生共同进步全面提高。在教学中,除了把一个班的学生分为基础、提高和拓展等三个组便于分层教学外,我还将全班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和学习大组,开展合作学习。学习小组由使用同一台计算机的两位同学组成,有意识地将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和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组合在一起,以强带弱,常能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并根据机房的布置,将坐在同一列的学生分为一个大组,尽可能地实现组内优势互补,组与组之间能开展公平竞争。由于每个学生有不同的知识经验,在组内合作学习时,同学之间可以取长补短、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充分发挥小老师的作用。小老师可以采用轮流制,谁这部分知识掌握的好,谁就是小老师,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能提高。作为学习的组织者,我在课堂内不断巡视,立足于学生的思维,揣摩他们学习的心理,观察学生可能发生的困惑和错误,做到未雨绸缪,发现问题并帮助解决问题,要求学生处理好个人学习与小组学习的关系,使学生真正学会合作学习。 
    第四,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评价标准,主要采用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学生自评等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教师评价。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教学、促进学生的学习。评价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再以一张试卷或是统一的操作来评价学生的学习的话,那就有违分层教学的本意了,也不能有效地反应出学生实际掌握的知识技能。不同的教学目标应该用不同评价标准。以学生在原有知识水平上进步和提高的多少,作为评价他是否完成教学目标的一个基准。对基础组的学生,要拉着走、多鼓励,采用及时性评价,寻找闪光点,肯定其点滴进步。对提高组的学生,要他们小步走、多练习,采用激励性评价,指明努力的方向。对拓展组的学生,要他们主动走、多变化,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 
    学生互评。主要意义在于学习成果的共享,从学生的角度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意见,教师要引导学生尽量客观地多从正面进行相互评价。注意不要只对学习成果进行优劣评价、更要指出问题所在,以及改进建议等。 
    学生自评。重视学生的反思,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让他们总结,每节课自己感兴趣的知识、表现得最棒或最差的环节、以及在团队中的贡献,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的学习活动纳入有效的教学管理和监督。 
    教师的真诚付出是教育成功的关键。经过较长时间的分层教学实践,这种教学方式很受学生、家长的欢迎,能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克服教学内容过于统一与学生兴趣爱好之间的矛盾,克服学生知识两极分化的矛盾,为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我们的信息技术课,不仅要让学生在参与、体验、实践中快乐地获取知识,也能让教师在参与、体验、实践中获取分层教学的快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通化县实验小学 通化县快大茂镇中心小学 通化县朝鲜族学校 通化县富江乡学校

    版权所有 宁都县教师进修学校 维护制作:电教信息部
    联系电话:0435-5224989 邮编:134100
    推荐浏览模式 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