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信息技术作为人们生活中的一种工具逐渐显现其重要性。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工具性的学科,有别于中小学开设的其他课程,有其自己的特点和性质,运用“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模式进行中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会更符合中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发展和学习特点。
一、模式构建的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通过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下,借助其他的帮助,利用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从而表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知识获得的方法是学生去发现,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知识的获得创设情境,引导和帮助学生通过意义建构获得知识,让学生在意义建构的过程中进行创造。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是“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称《指导纲要》。信息技术具有内容浩瀚、广博,瞬息万变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只能引导、帮助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方法,让学生用其技于学习、生活之中,从而提高其信息素养。
“任务驱动”也就是学生按照教师、教材提出的某些要求或自己的某些需要而去完成某项工作。学生的学习动力是来自于某种需求,学习目的非常明确,学习活动有计划、有步骤,学生全程参与学习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积极主动性,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有利于创造性能力的培养。
二、模式构建的指导思想
1、把握时代特征。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是当代教育的主要任务,坚持以人为本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出发点与最终归宿。构建“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必须以人为本,从尊重、平等、自由的人格为出发点,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指导,以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根本目标。
2、明确培养目标。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的目标是:通过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由此可见,信息技术只是作为一种生活、学习的工具,学生学习目的是掌握信息技术只是像掌握日常生活中的交通、交流等工具的使用方法,不是培养研究、开发信息技术方面的专业人才。
3、立足课程教学。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以具体的学科课程教学为基础,以《指导纲要》为指南,以教材为依据。为此,要构建科学的“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教师必须深入学习领悟《指导纲要》精神,认真设计每一项“任务”,科学组织、指导学生,使学生自主获得有用的信息,积极主动的完成每一项任务,提高学生获取、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4、突出师生地位。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在共同活动过程中,明确师生的地位尤为重要。教师只是活动中的参与者、指导者和帮助者。现代教学新模式既要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更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教师必须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环境,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三、模式构建及其应用
1、模式的构建
教学模式是教学过程中诸要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组织结构和操作程序。我们提出了以“呈现任务——明确任务——完成任务——任务评价”主要结构的教学式。它具有相对稳定性、实践性、可操作性和灵活性。
──相对稳定性,教学模式诸要素相互作用的形成,有一定的组织和操作程序,它必须有相对的稳定性。
──实践性,教学模式从教学实践中产生,回到教学实践中检验,不断创新发展,为教学实践服务。
──可操作性,教学模式的形成,必须具有很强的操作性,通过实践操作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相对灵活性,人是教学模式中最活跃的因素,教学的内容丰富多彩,教学的形式也就灵活多变了。
2、模式的应用
“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提出了以“呈现任务——明确任务——完成任务——任务评价”为主要结构的四个阶段,我就以“请你带我去北京旅游”为例,针对各个阶段进行说明。
第一阶段:呈现任务。任务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是问题提出的外在表现。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教学目标,将课程所规定的知识分成许多块,巧妙的隐含在一个个有趣的任务之中,以激发学生探求知识有积极性,使学生通过完成任务而达到既定的培养目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心理发展和学习水平,从一个实际问题或某一个生活中的实际现象出发提出学习任务,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学习的内驱力。学生在接受任务后,教师要引导其拟定完成任务的可行性计划或者实施方案。
以“请你带我去北京旅游”为任务呈现给学生时,我们事先就将这大的课题分解成许多小的模块:(1)要解决的问题:如旅游的交通路线及费用,北京的风土人情,主要景点;(2)解决问题必备的工具:如学习上网查找、收集资料的软件(网页浏览工具),学会运用软件(制作电子幻灯片)将查找、收集的有用信息表现出来。这样一个带有挑战性的任务呈现到学生的面前,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同时,完成任务所需的知识与其原有的认知结构产生了严重的冲突,学生就会拟定新的学习计划和完成任务的初步实施方案。从而有利于学生获取新知,形成新的知识结构体系。
第二阶段:明确任务。学生接受了任务,对完成任务也有了一个初步的实施方案,接下的环节就是将任务要进一步明确化和具体化。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知识的获得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他的帮助,利用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方式获得的。当学生接受任务后,借助一定的情境,产生了一种积极完成任务的动机和兴趣,对任务将进一步剖析,发现问题。由于任务是纷繁复杂的,完成任务所需的新旧知识及其工具,凭借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是难以找准问题解决的切入点和选择适当的有用信息。这时,教师应创设任务情境,提供与任务相关的学习资料、参考方法和网上相关资料的位置等为学生完成任务指点迷津,积极引导学生剖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此,我们指导学生学习上网、并且能在网络的海洋中寻找相关信息和电子幻灯片的制作。学生在学习情境中不断深入研究,不断积累相关的学习资源信息和不断总结学习方法,逐步丰富学习经验和提高完成任务的能力,为完成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阶段:完成任务。学习者的思维方式、学习方法和认知水平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都是非常重要的。学习者是否具有高度的缜密的思维,完善的合理的知识结构,科学的正确的学习方法以及巧妙的娴熟的问题解决技巧,直接影响到任务是否能高质量的完成。“三人行必有我师”,实践也证明:任务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将会更好补充知识结构的缺陷,完善问题解决的技巧与方法。因此,我们提倡学生们分小组共同完成某既定的任务,让他们通过小组进行协作讨论,共同交流,发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我们将全班的学生分成了几个小组,让他们合作去网上查找北京的交通、旅游景点、风土人情等有用信息和电子幻灯片的制作。同时,教师对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把握整个完成任务的内容、进度和方向,给学生以思考的机会和时间,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创造一个良好的空间。同时,教师不失时机的激活学生思维火花,引导思维过程,训练思维方法,培养思维品质,提高思维能力,使其高质量的完成任务,促进知识的意义建构,形成新有认知结构。
第四阶段:任务评价。评价是学习者学习情况反馈的一种有效途径,也是学习者掌握自己学习情况,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和完善其知识结构,提高其综合能力的重要方法。当学生用电子幻灯片的形式将任务完成后,首先让学生自己进行评价和小组与小组互相评价,修改不足之处。其次,举行一个成果展示会,聘请专家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和点拨。通过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点,学生更加明确了完成任务的有效途径。学生通过再次分析任务,利用有效的学习情境,形成了自己的学习、思维方法,建立了新的知识结构。同时,教师必须正确引导学生自评,学生之间和互评和适当的对其成果加以点拨,进一步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应注意处理好的问题
1、任务要现实有趣。《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信息技术课要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由此,我们要以日常生活中,喜闻乐见的事物为素材向学生提出任务,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主动积极的完成任务,提高其学习效果。不能提出一些枯燥乏味的任务,迫使学生去完成,挫伤其学习的积极性。
2、任务要系统有度。提出任务所涵盖的知识应具有紧密的联系,适宜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让学生有“跳一跳,摘到果子”的成功喜悦,也要有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反之,所需解决问题知识的层次过深、跨度过大或者过于简单,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认知结构不能解决或过剩,很可能出现半途而废现象或者感到无事可做,这都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3、任务要有事可做。《信息技术》是一门操作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当学生明确任务后,学生就应该在教师的指引下,或通过同学之间讨论,或自己探索来完成具体的事情,明确将要完成什么任务。而不能让提出的问题使学生无事可做,或者由教师自导自演,这样难以收到良好的效果,也违背了信息技术教育的初衷。
4、任务要有果可评。评价是教师掌握学生学习情况的有效途径,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的了解是为教师进行下一任务设置提供依据。反之,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不可评的任务,学生可能漫无边际的像只无头的苍蝇乱闯,教师也鞭长莫及,收效甚微。
总之,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当前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主要任务,深入研究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方法、模式有着十分必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是我们共同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只有我们携手共进、精心培育信息技术课程之“花”,才能结出丰硕之“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