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是一项综合性工作,只有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才能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减轻教学压力减少作业批改量。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涉及多方面的因素,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要从那几方面入手呢?现就此问题提出几点拙见供老师们进一步研讨试用。
一、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要注重教学活动的开放,让课堂焕发勃勃生气。
传统的数学课堂组织形式是划一的、趋同的、封闭的教学组织形式,适合传授知识的目的。新课标明确指出要求彻底改变旧的教学形式,建立一种开放性、综合性、创造性的教学形式,它在空间形态上,综合运用网络交互教学、集体教学、个别教学和分组教学等多种形式;在时间流程上,根据实际的教学基础以及教学环境的需要设计教学环节与结构。而学生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与兴致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课堂教学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要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
1、首先是自主活动。以“设计新纸箱”为例来阐述。为了让处于不同思维水平的学生都能参与到设计方案中来,为了让学生能从自己的实际出发,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自在地设计,可对学生说:“在你们桌上放着几袋小方块,你可以利用小方块帮着设计,如果你觉得不必用小方块的,当然也可以。”这样,就给学生自由选择的机会,能让学生自主探索。于是课堂上呈现出忙碌的景象:有的学生用小方块搭、拼;有的拿着笔在纸上画示意图;还有的学生将24分解成三个整数相乘的形式在设计……如此教学,学生的活动是自主开放的,自主开放的活动是鲜活生动、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学生的创造潜能在这样的活动中也能得到发挥和展示。
2、其次是探究活动。如果学生所接触到的只是一些看似确定无疑的、不存在任何对立与冲突的“客观真理”,学生在经历了教学过程后,只是熟悉了一些现存的结论并形成对这些结论确信无疑的心向,那么,这种教学的功能就没有达到对个性的发展与解放。让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就是要让学生不仅掌握知识,而且去思考知识、诘问知识、评判知识、创新知识。学生经过自己的探究,发现了知识的规律,创造性地解决了问题,不仅智慧能力得到发展,而且还可获得深层次的情感体验。
3、最后是合作活动。由于班级学生之间存在着各种差异,由于学习内容的开放,由于学生的学习活动是独立自主的。因此,面对同样的问题,学生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思维方式,产生各种不同的结果,有些甚至是出乎意料的,教师让学生在独立自主基础上进行合作,能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交流讨论的机会,能满足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心理需要。同时,通过学生互动,使学生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进行反思和批判,从而建构起新的更深层次的理解。
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要精心创设恰当的情景。
1、从学生好奇的特点出发,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故事情境。
“故事是儿童的第一大需要。”生动的数学故事令人终生难忘,故事中有生动的情节,丰富的情感,寓知识于故事之中,不仅吸引学生,也符合学生形象记忆的特点。如,教学“找规律”时,作者通过故事《春游》展开教学,先让学生观察春天的事物有什么规律,小动物是按什么规律排队的。然后又通过春游中晚上的篝火晚会进行教学,引导学生观看小动物们的各个节目,并分别找出其中的规律。最后又设计了小动物吃晚餐的故事,让学生再次感知规律、创造规律。
童话故事是儿童喜欢、熟悉的情境,故事中有情节、有意境,切合学生的实际,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尝到了探索奥妙的乐趣,从而萌发了对数学知识的渴求,引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极大兴趣。
2、从学生的思维特点出发,创设学生感兴趣的动手操作情境。
数学知识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具有抽象性,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处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要使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单凭教师的语言阐述,那是达不到要求的。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尽量为学生创造条件,让学生去动手操作,去感受,从而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如,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课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摆出小棒图列出加法算式,从而引出“相同加数”的概念,并让学生观察连加算式太麻烦,能不能用一种新的方法来计算,从而引出“乘法”,并且充分放手让学生一边动手摆学具,一边看图比较乘法、加法算式,从而得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这个结论,进而理解乘法的含义。这样把操作、思维和语言表述结合起来,很好地解决了教学的难点,从而通过动手操作,建立了清晰的定义。
又如,进行关于长方体的教学时,教师让学生利用自带的萝卜进行实际的削切,在操作中具体地观察、感受、思考长方体棱、面、长、宽、高等特性,认真填写观察记录。操作完成了,关于长方体的知识也不知不觉中学会了。这样的教学,学生自始至终兴趣十分浓厚。
三、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要重视实践作业的开放,让理论应用实际。
1、进行社会调查
通过调查了解数学知识在工农业生产和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比如,现在农村各地正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可组织学生到农户进行调查、收集数据,分析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经济效益。再如,学习统计图表后,可让学生收集某段时间交通车上的客流量,制成“客流量统计表”,或收集几家商店的商品价格,制成“商品价格对比表”,或收集乡镇企业近年来产值和利润情况,制成折线统计图,并让学生能根据自己制成的统计图表,提出一些实际问题。
2、开设“数学乐园”
数学乐园是学生将日常生活中发现、搜集的数学问题进行整理,做出答案,并把整理运算的过程记录下来的一种数学游艺活动。活动中,学生愉快地从报刊、电视及生活见闻中发现数学名人、数学谜语、数学趣解,巧妙地加进自己的体会和见解,有的还配以插图、注解和说明,形式活泼有趣,是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理想园地。
3、写“数学日记”
学生运用语言表达自己数学学习中的新思想、新发现,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地思考问题,深化对问题的理解,找到成功的感觉,增加学习自信心。如五年级有个学生在学习了自然数、整数之后,对“数”产生了兴趣,把观察学习的收获写进日记里。他这样写到:“今天最高温度5度,可以用自然数‘5’表示,那么零下5度怎样表示呢?前进了五百米与后退了五百米又是什么关系呢?经过查资料我才知道,有些数可以在它的前面加个“-”,爸爸说它表示负数。真想不到,看起来很枯燥的数原来有这么多奥秘。”
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外制作、数学故事会、参观访问等实践活动。
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要适度使用多媒体。
当多媒体用来展示教学内容时,可以节省课堂教学时间,优化教学过程,变抽象为形象,变深奥为浅易,减小理解的难度,从而提高单位时间内的信息传播量和一定思考层次上的理解量。但是,当信息量过大时,却易使人疲倦,学生由于“目不暇接”反而降低了学习效率,所以,作为现代教学手段,多媒体只能对传统教学手段进行补充,不能以之完全替代传统的教学手段,更不能将之凌驾于课堂教学之上,使教学内容服务于课件的演示。所以,在使用多媒体的过程中,要重视研究多媒体与常规教学手段的互补。
例如,板书就是一种必不可少的传统教学手段,是课堂教学艺术的一个重要部分,是教师应用书面语言进行教学的有效方式,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是无法完全取代传统板书的功能的。经过精心设计的板书,是教学内容的精华,是构成学科知识的骨架,是一节课留给学生的重要知识脉络,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本课主要内容,建立知识间的联系。教师通过板书把教学内容要点分类、编码,简明扼要地展示给学生,不仅能突显知识主干、训练学生边听边记的能力,也利于学生依据板书笔记对照教科书进行复习巩固,争取知识的最大吸收率,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提高课堂效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教师只有正视目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课前充分备课,课堂上大胆创新,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需要我们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每一节课的课堂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