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效益年资料汇编 |
|
第7期 |
通化县教育局教研室 二○一二年六月十九日 |
|
|
【理论篇】
新课程一节好课“七字”标准解读
徐世贵
好课标准是一种教学理想,教师在追求这种教学理想过程中就是专业提升和课堂教学走向成熟的过程。
好课有标准但不能唯标准。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评价正在走向多元化,宜粗不宜细,从学科、年级和每节课的具体实际出发,是评好一节课的关键。
一节好课“七字标准”
一真:1、真实——看是否尊重事实、讲究实际
2、真诚——看是否用“心”上课
3、真为——看是否关注学生
二实:1、目标实——看教学任务是否明确
2、内容实——看教材处理组织是否得当
3、方法手段实——看是否选择运用得当有效
4、学习指导实——看教知识同时是否教方法
三新:1、观念新——看是否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2、设计新——看教学设计是否巧妙有智慧
3、评价新——看评价是否恰当合理
四活:1、问题提出活——看是否激起学生兴趣和思考
2、学生活动活——看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
3、教师调控活——看课堂动静结合活而不乱
五情:1、教学激情——看教师教学是否有感染力
2、教材情感——看教师对教材的体悟
3、人情味——看教师是否有亲和力
六特:1、教学素养——看教学基本功和智慧
2、教学特长——看教师优势和绝活
3、教学特色——看教学艺术
七效:1、教学效果——看三维目标达成
2、教学效率——看短时高效
第一节真(真实、真诚、真为)
课堂是生活,生活要真实;课堂是交流,交流要真诚;课堂是滋养,滋养要真为。看一节课是不是成功,首先看是不是真实、真诚、真为。
一、 真实——看是不是尊重事实讲究实际
陶行知说:“要让真理赤裸裸地出来和小孩见面,不要戴假面具,
真理就是太阳,歪曲的理论就是乌云。”真实就是力量。在知识、科学、真理面前,在人格面前,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看一节课成功与否首先看教师是否放下知识权威者的架子与学生平等交流,尊重科学,尊重事实,讲究实际。追求真理,不装,不说假话,不压制束缚学生,让学生有真实感,心悦诚服。有位教师让学生用“发现”造句,一个学生说:“我发现一只大母鸡围绕着草垛转。”老师说:“不行,你太儿童化了。”另一个学生说:“我发现地球围绕太阳转。”老师说:“好,有科学因素。”其实前面的句子说的是真事,因为他确实是看到了大母鸡正围着草垛转,而后一个学生说的是假话,因为地球围着太阳转,并不是后面这位同学发现的。
还有一个老师让学生写作文,题目是《二十年后的我》。大部分同学写的是科学家、作家、名医或将军,而另一名同学写的是做普通农家女,深爱自己的丈夫,享受家庭的温暖和女儿的爱戴,结果被老师认为是“跑题”、理想“格调低”。显然这种简单加以否定的做法是不妥当的。因为这位同学所表达的是内心的真实想法。平凡离伟大有多远的距离?一位智慧的母亲曾给出一个精彩的回答。杜鲁门当选为美国总统后,记者去采访他的母亲。记者称赞道:“有哈里这样的儿子,您一定十分自豪。”“是的。”杜鲁门的母亲说,“不过,我还有一个儿子,也同样使我感到自豪。”“他是做什么的呢?”记者问。“他正在地里挖土豆。”杜鲁门的母亲回答。作为老师应该有对学生志存高远的理想的引领,但要不从每个学生的实际出发,一味崇尚伟大和高远,让学生远离平凡并不合适。因为自然界有通天大树,但也有无数的小草,教育的责任应是让乔木长成最好乔木,让小草长成最好的小草。所以教学要“千教万教教人学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语)。
评课视点:
1、 看在科学和真理面前,教师是否勇于放下架子
与学生平等交流。
2、看教师是否充分认识学生发展潜能,是否有低
估和压制束缚学生的做法。
3、 看教师课堂出现失误或错误,是否及时勇敢纠正。
4、 看教师课堂上是不是以实对实,不弄虚作假。
|
二、真诚——看是不是用“心”来上课
师生情感交流在教学中是一种生产力,也是一把双刃剑,搞得好,大大有利于教学,优化教学;搞得不好,则会严重影响教学,损害教学。而传统教学只重视了知识的传递,忽略了师生间的交往和情感交流。
课堂教学不仅仅是学生的一种认识活动,而且也是一种情感交流活动(但多数教师重视前者,忽略后者)。学校里的学习绝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那么,这种心与心的接触靠什么呢?靠的是教师的真诚,靠心与心的交融,也就是说课堂和谐愉悦的师生关系像空气和水一样不可缺少。
看老师一节课上得好不好,要看教师能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纵观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他们是用“心”上课,他们总是以热情的鼓励,殷切的期待,巧妙的疏导与孩子们思维共振,情感共鸣,用真诚的爱心感染孩子,贴近孩子的心。如有位教师说:“每当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我就要走上前去,握住他的小手,注视他的双眼,赞美道:你有一双慧眼,能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问题,多了不起呀!”
有位学生在日记中写道:“薛老师(薛法根)每次走到我身边总要用手摸摸我的脑袋,我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幸福,甚至是骄傲……上薛老师的语文课感觉真好!”
窦桂梅说:“哪怕天下所有的人都看不起你的学生,做老师的也要眼含热泪欣赏他,拥抱她,赞美他。”
评课视点:
1、看教师课堂是否真心热爱、信任学生和设身处地
的体谅学生。
2、看教师是否用自己真诚的语言和行为感染学生,使
学生对课堂、对同伴、对老师产生浓厚的兴趣。
3、 看教师的言谈举止是否饱含对学生的期待。
4、 看教师对学困生的呵护和欣赏。越是不可爱的孩子,
越是需要爱的孩子。
|
三、真为——看是不是关注学生
什么是一节好课的真谛?标志是追求学生课堂学习的成功,而不是追求课堂上教师表演的成功。
教师在课堂上仅有真诚和爱是不够的,还要把真诚化为教学行动,这就是真为。教师的真为就是要关注学生,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教师如何关注学生,一节好课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关注学生知识基础、兴趣和需要。
一节好课,教师总是在了解学生知识经验、生活背景、兴趣、需
求等基础来设计教学的。他们能用“学生的大脑”去思考,用“学生的眼光”去观察,用“学生的情感”去体验,用“学生的兴趣”去爱好,依据学生组织教学。
2、关注知识点的获得更要关注心理的发展。
动物界的跳高冠军可能要数跳蚤了。据测试,跳蚤跳的高度一般可达它身高的400倍左右,在一个玻璃杯里放进一只跳蚤,他会立即轻易地跳出来。跳蚤的生活方式就是“跳”,在玻璃杯里放进一只跳蚤并立即加上“玻璃罩”,跳蚤会“蹦”的一声重重的撞在玻璃盖上。一次次被撞后,跳蚤会变得聪明起来,它开始根据盖子所处的高度来调整自己所跳的高度。一段时间以后,这只跳蚤再也没有击到这个盖子,而在盖子下面自由的跳动。一天后,实验者开始把这个盖子拿掉,跳蚤不知道盖子已经去掉了,他还是在原来这个高度继续地跳。一周以后,这只可怜的跳蚤还在这个玻璃杯里不停的跳着,其实他已经无法跳出这个玻璃杯了。
跳蚤跳不出玻璃杯,并非它已经丧失了跳跃的能力,而是一次次经验中习惯了、麻木了。最可悲之处在于玻璃盖一旦盖上,就会罩住跳蚤的潜意识,把跳蚤的潜能扼杀掉。
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老师比较关注的是学生课堂教学中知识点的获得而忽略学生情感、自信心、兴趣等心理的发展。有人说,失败是成功之母。而对有些小学生来说弄不好失败是失败之母。其实作为学生课堂上的成功,不仅反映在课堂知识点的获得,更重要的是伴随思考探究,操作回答问题等所获得成功后的兴奋、喜悦的体验,而不是让他们总是遭受失败。也就是说,让孩子获得知识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要在孩子心里打下自信、成功等精神的底子。
被尊重、关注、信任是人的一种心理需要,也是一种快乐。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被老师信任和关注这可能激起学生极大地学习热情,使他们积极参与教学中来,也最能使他们获得学习上的成功。正如有的同学所说,“当老师用真诚期盼的目光注视着我的时候,我的学习劲头一下子就上来了。”与之相反,课堂上那些被遗忘或经常被训斥,遭受冷遇的学生,学习兴趣与自信心就容易丧失。
教师尊重和关心学生就是要关注学生的表现,欣赏学生的想法,重视学生的问题,接纳学生的意见,宽容学生的错误,满足学生的需要。
3、关注全体学生
作为教师,尊重、信任和关注优秀学生容易做到,而不容易去信任和关注“差生”,尤其那些被认为“神仙也教不会”的“铁杆差生”。有的小小年纪就被戴上了“差生的帽子”,就像受伤的小鸟一样。
其实一个孩子的心灵深处都有做好孩子的愿望,每个孩子都渴望成才,关键是老师如何去恰当的引导,给予自尊心的滋养。老师心里应该总是装着全体学生,有位教师经常这样问学生:“老师还没有请谁来读课文?”“老师还没有请谁来回答问题?”这里就饱含着老师对全体学生,尤其是学困生的关注。
当然,我们提倡尊重信任学生,反对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也反对教师跟着学生屁股后面走;提倡自主不等于百依百顺;群言堂,不等于乱言堂;教师是学生的领队,又是学生的队友;既要以学定教,又要顺学而导,担当好促进者、引导者、组织者的责任。教师的作用是隐型的(策划、组织、引导、点拨、评价),学生的活动是显型的(观察、思考、操作、讨论、争辩等)。
评课视点:
1、看教师是否站在学生的角度想问题。
2、看教师对学生课堂上创造火花和智慧亮点的珍视。
3、看教师对学生出错的处理方法。
3、尊重关注并不意味着放任学生,看教师对学生课堂
秩序的组织和调控。
|
第二节实(目标实、内容实、方法手段实、学习指导实)
面对当前出现的花样繁多的浮躁课,面对精心排练的表演课,面对令人眼花缭乱的课件制作,我们特别需要一个求实精神。所以不管是传统课还是新课程最根本的标准就是求真务实,看效果而不是看表面的形式。一个老师在教授《失街亭》时,前20分钟用来指导学生创办了一个模拟法庭,后20分钟让审判长来审理马谡的冤情案,这节课,看起来热热闹闹,学生也很兴奋,但课结束后,给学生的其实是一片空白,学生既没有学到法律知识,更没有掌握必要的文学知识,更没有通过一篇课文的“小”来了解中国古典文学的精深厚重的“大”。这就是一种重形式而不重实质的不实的课。
一、目标实——看教学任务是不是明确
教学目标是教学中师生所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的标准,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看一节课上得好不好,一个重要方面看教学是不是紧扣教学目标。如果一节课的教学任务不明确,重点不突出,怎么也不能说是一节好课。
通常教学目标不实在有以下几个表现:
1、教学目标不清,上完课连教师自己对一节课的教学任务是什么还不明确。
2、目标单一,还是以知识传授为中心,忽略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3、三维目标油水分离,情感态度价值观或硬拔高,或贴标签式的外加。
4、教学目标泛化,重点不突出,难点不突破。
怎样体现教学目标的实,尤其是在教学设计中怎样落实新课程提出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呢?
特级教师于永正从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角度谈三维目标的实施,对我们不无启发。他说:“事实也是如此,在学生识字写字的过程中,知识的运用、技能的锻炼、情感的体验是融合为一体的。汉字是用线条组成的具有审美价值的方块结构。写字实际上是以结构的疏密、点画的轻重、行笔的疾徐来抒发情感和描写意境。教师指导学生运用田字格安排笔画,按照笔顺去写,注意笔画之间的呼应、避让,实际上就是力求运用有关知识将字写的端正、整洁、美观,在写字的时间过程中历练写字的技能。一旦他们对汉字的形体美有所感悟,就能对汉字发生浓厚的兴趣,乐此不疲,越写越好。字写的整洁、美观了,生活习惯也随之变得整洁了。徐州市大马路小学有个五年级的学生,平时脏兮兮的,作业本子也和人一样脏兮兮的。后来由于天天练字,天天在优雅的古筝声中描呀仿呀,久而久之,字写干净了,人也变得干净了。现在做的作业,跟过去相比真有天壤之别!家长看了高兴地说:‘没想到练字把我孩子练干净了’!”(于永正《教海漫记》)
教育要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本,于永正这种教学认识和行为正体现了新课程三维教学目标的教学思想。
评课视点:
1、看教学目标是不是清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
2、看教学构想是不是以发展为着眼点。
3、 看教学目标是不是整合的。编制上三者可以分开列举,但在
实际教学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合则一石三鸟,分则一损俱损。
情感、态度、价值观要体现润物的渗透,而不是外加。
4、看教师对生成目标的处理。
|
二、内容实——看教材处理组织是不是得当
好的教学效果是好的教学内容+好的呈现方式+好的教学方法。
教材处理组织不好,课就上不好。什么是教材处理,简言之,教材处理就是解决“教什么”、“选什么”、“教什么最好”、“采取什么样的呈现方式”的问题。让教材的教育教学功能,能得以充分实现。
研究表明,学生面对以下10种情况时学习积极性最高。
1、学生面对感兴趣的知识时;
2、学生最高兴时;
3、学习内容以多种形式呈现时;
4、知识具有挑战时;
5、发现知识的个人意义时;
6、能自由参与探索和创新时;
7、被鼓励和信任时;
8、有更高的自我期待时;
9、知识与自己近,能学以致用时;
10、对教师充满信任时。
教师处理教材是一项重要的教学能力,也是关系到学生爱不爱学,能不能学会的一个重要因素。
教材处理组织的评课视点:
1、看对教材的选择与取舍。
一课书阅读后是否都要讲呢,或者照本宣科呢?有位老师的做法是:教学生所会——抓学生不会——练学生薄弱。这是一种聪明的教学策略。
“薄——厚——薄”,这应该是教师处理教材的基本方法。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就是要在这个过程中得以实现。本来是不厚的一本书,不长的一课书,通过通览(包括阅读教材以后的教学资料),让他变厚了,内容多了,而在处理教材时就要进行一番取舍,这是把厚书变薄。所谓“备多用寡”、“薄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正体现上面精神。而那种把教材所有的内容事无巨细都要“钻”得深而透之的做法,并非聪明之举。如果把这些东西都要纳入教学计划之中,则更是弊多利少,面面俱到其实是面面不到。浅尝辄止、水过地皮湿式进行教学,是绝不可取的。因此吃透教材,首先是吃透教材的重点内容。
2、看对教材的浓缩与加工。
教师对教材的处理不仅看取舍,还要看加工。所谓加工就是教师要对教材进行挖掘、梳理、浓缩,从而使课堂教学内容化难为易,以简驭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较少的时间和精力投入获得较大的学习效益。
3、看教材的调整与补充。
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要实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不仅要看教师对教材的取舍与浓缩,还要看调整与补充。看教材组织处理是否贴近生活实际,与学生知识经验、生活联系,与当地社会文化生产实际相联系。
教材离学生生活越近,发挥作用越好,所以新课程提出要开发课程资源。生活中不是缺少课程资源,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教学内容的顺序可以调整,教学内容可以补充,也可以更换。
另外,中考、高考命题改革已明显注重与现实生活实际的结合,如教育部专家组对中考命题提出一项要求:试题素材不应局限教材内容,应加强试题素材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与当地生产实际的联系,与当前社会现实的联系,与科学发展的联系。
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师生获得课程资源的渠道基本上只有一种,那就是书本。这种单一化的课程资源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老师应该走出“死胡同”,走出书本,走进一个“多元化城市”,走进资源丰富的现代课程,将自己的角色由书本传授者转变为课程资源的综合开发者、利用者。
新课程已经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作为教师一种专业能力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也就是说能不能、会不会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已作为衡量新时期教师的一个重要标准。
1、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应注意的问题;
2、在课标和教材中找到依据;
3、引入要适时、适量、适当;
4、注意筛选加工和艺术处理;
5、看教学中的设疑与情趣。
有疑才有思,有趣才爱学。看教师教材处理还要看是否能设疑激趣。我们知道,并不是所有的教材呈现给学生都会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探索的愿望,有深刻的感悟。只有那些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需要与兴趣的教学内容,只有那些能够带给学生理智挑战的,只有那些能给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体验的教学活动,也只有那些能给学生足够自主空间,足够机会的教学活动,才能使课堂充满激情与活力。那么,这就需要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变无疑处须教有疑,课堂以问题为中心。
“把白开水变成茅台酒,”这是特级教师吴正宪处理教材的一绝。如学习分数比较大小时,她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唐僧带着徒弟们去西天取经,路上又渴又饿,师傅说:“八戒,你下山化缘弄个西瓜来解渴如何?”八戒一听扛着九齿钉耙就下山去了,约有一顿饭的功夫,只见他汗淋淋地抱着一个西瓜,一边跑一边喊:“西瓜来也!”悟空边切西瓜边说:“师傅,我们把这西瓜平均分成4份,咱师徒四人每人吃它的四分之一,您怎么样?”没等师傅开腔,馋嘴的八戒急了:“西瓜是我老猪找来的,怎么能分给我四分之一呢?猴哥,我要吃西瓜的八分之一,最少也要给我六分之一。你看怎么样?”悟空称是。请问馋嘴的老猪是聪明,还是愚蠢呢?
同学们七嘴八舌的议论开了,急性子的同学拿起准备好的学具又画又剪,在操作中发现了八分之一小于四分之一的道理,教师无须让学生死记硬背书上的结论。
三、 方法手段实——看是不是组织得当有效
追求课堂评价的表面化、形式化,只考虑学生课堂上的动,而忽
略学生课堂上的静,似乎形成这样的模式:课改等于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等于讨论。在教学手段运用上注意了花样翻新,却忽略了有效适用,这也是造成当前课堂教学不实的一个重要表现。
形式为内容服务,任何一种方法衡量它的重要标准看运用是否得当而有效,而不是看花样。如以小学一年级阅读教学为例。一年级阅读课应该怎么上?应首先根据课标的精神明确下列四项任务。
1、指导学生读课文要读正确、读通顺、读流利、读出感情(这里的顺序都有说法)。
2、认字、学词、积累词语。
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的学习方法,注重情感、价值观的引导。
4、有条件的向课外拓展。
当你明确了这些课程目标以后,才能准确把握课堂教学的方向,教学的重点乃至教学内容的最终确定和教法的选择也就顺理成章了。
方法手段运用评课视点:
1、看是否面向四个实际。
马克思主义的灵魂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教学方法手段,不是为追求某一种形式而定,而是因课、因生、因师、因条件而定。这就是面向四个实际。
(1)、面向教材实际——抓教材特点确定方法。如识字教学的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方法运用就是由识字教学特点决定的;
(2)、面向学生实际——选择符合学生实际又愿意接受的方法;
(3)、面向教师实际——选择容易发挥教师特长的方法;
(4)、面向条件实际——选择本校经常能做到的技术。
2、看是否是一法为主多法配合、优化组合。
3、看学生的合作学习是否体现“五性原则”。
(1)、有必要性——不是随意选择内容来讨论,而是根据需要;
(2)、有思考性——不是凑热闹,而是学生真正思考问题;
(3)、有组织性——分组合理、分工合作、活而不乱;
(4)、有均等性——不是优等生垄断课堂,而是学生参与机会均等;
(5)、有主导性——教师不是袖手旁观,而是有效调控。
4、看教师的讲是否具有“五字”精神。
新课程并不排斥教师讲和学生的接受式学习,但教师讲要体现五字:
精——抓住教学重点难点,讲到关键处、要点处,酌取精要,释疑疏塞。
新——讲出新知识,运用新材料,选择新角度,讲出新体会。
深——有深度,有启发性,有开拓性,高出学生一筹。
趣——生动活泼,声情并茂有感染力,文雅风趣,有幽默感。
活——伴随讲有设疑、提问、点拨、诱导、读文、组织讨论等。
5、看教学是不是体现学科特点。如语文课就是语文课,突出人文性和工具性,而不能上成思想品德课。
四、学习指导实——看是不是教会学生学习
有一位数学家讲道:“学生从学校毕业后,70%的人在工作中基本上不用数学,29%的人在工作中用一部分,而真正从事数学研究的只占1%。”这个事实可提示我们,教学生数学思想方法远比教给学生形式化得数学知识更重要。
学生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学知识的过程,也是一个获得思想和方法的过程。当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主动去学以后,不可避免要带来学习上的困难,有些是知识难度上的,有些是学习方法的问题。
我们知道,学生的学习活动本身是一个整体,它既包括动力系统,又包括操作系统。动力系统包括: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意志、学习信心、学习习惯;操作系统包括:基础知识、智力背景、学习方法。二者作用不同,但密不可分。动力系统对学生活动起着定向、强化、促进、保证作用,是解决“想学”、“爱学”的问题。操作系统是学习的技巧、策略、手段、途径,解决会学、学会的问题。二者如同鸟之两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没有动力不能学,没有方法不会学。由此学法指导就不能只抓方法而不抓动力。应该既进行方法指导,更要给以动力指导,使学生的动力系统和操作系统都发挥作用。
(1)、渗透指导:教师在教学时见缝插针、随时渗透;
(2)、讲授指导:向学生直接讲授学法知识;
(3)、互动指导:引导学生之间互动交流;
(4)、点拨指导:在学生学习迷茫时,教师给以恰当点拨提示;
(5)、示范指导:教师以身体会,给予学生学习方法上的示范。
评课视点:
1、看自主性:不强制灌输,重在引导点悟。
2、看针对性:不主观臆断,掌握学情有的放矢。
3、看操作性:不繁琐笼统抽象,操作方法具体明确。
4、看差异性:不搞一刀切,区分对象分类指导。
5、看巩固性:不一蹴而就,立足反复强化长期训练。
6、 看多样性:多层次多形式。
|
(未完待续)
【经验篇】
真实,是课堂教学的生命
刘国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主要目标是,改革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性学习的现状,倡导探究性学习。而课程预设与课程生成则是实现这一转变的关键因素。传统教学偏重教学预设,忽视课程生成的倾向,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并没有明显的改观。问题的症结在于:教学指向依然不是学生如何“学”,而是教师如何“教”。
一、教学现状及反思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往往关注的是:教学内容包含哪些问题?而这些问题是根据既定目标确定的;这些问题的答案是什么?而答案还必须是惟一的;这些答案应该通过怎样的途径获得?而途径常常是预设的。不仅忽视教学情境的设计,甚至对教学中随机出现的“情境”采取回避的态度,因为它超出了教师的预设。教学中,学生只要能按照教师预先设计的方案(教案)“环环紧扣”地进行,就可以“顺利”达到教学目标。“死”的教案成了无形的手,支配着教师的教学活动,牵制着学生的多元思维。偶尔有学生“出轨”,教师也会巧妙地将其“拉回来”。这样长此以往,不仅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究精神被禁锢,教师教学的灵性和创造性也难以形成。
请看下面两个案例:
[案例1]课题:偶数与奇数之和
在美国的一所乡村小学里一位教授正在带领学生研究偶数与奇数之和的规律。经过反复验证,许多孩子得出了“正确”的结论:奇数与奇数之和是偶数。教师也微笑着认可。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汤姆说:“我认为奇数与奇数相加,它们的和还是奇数。”全班同学都感到诧异。教师问这是为什么?汤姆不慌不忙地解释说:“爸爸1个人是奇数;妈妈1个人是奇数;爸爸和妈妈结婚后生下了我,我们一家3个人,不还是奇数吗?”教师先是一愣,随后带头鼓掌。教师把这一情况汇报给校长,校长很高兴,在升旗仪式上把汤姆请到前面,并把这一天定为“汤姆日”。
[案例2]课题:《跳水》
学生想出了各种各样的救孩子的办法,最后在教师“循循善诱”的设计下,都认为父亲用枪逼孩子的方法最好。教师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是欣赏配乐朗读,随着音乐的旋律,同学们进入了情境。这时,一只小手高高地举起来,并向教师频频招手。教师发现了,但他不露声色,边朗读边绕到那个学生旁边,轻轻地将他的胳膊压了下去。可当老师回到讲台时,却发现那只小手又固执地举了起来。教师又像先前一样,绕到那里,微笑着再次将那只胳膊压了下去。这次,那只手再也没有举起来,可是学生的脑袋也随之埋了下去……一堂公开课就这样“顺利”地结束了。可是,最后也不知道这个孩子要说什么。
这两个教学案例隐喻着两种截然相反的教学观。笔者认为,答案的完全“正确”并不意味着教学的成功。教师可以预设教学目标,可以为了较好的完成教学任务而努力,但决不应该因此而漠视学生的独立思考。教师可以预设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途径,却不应以此代替课程生成的过程。课上得再精彩、再热闹,学生却没有积极地思维,同样不是成功的教学。上述案例1中,虽然在成年人看来是可笑的,甚至是荒唐的,但这是孩子的思考,关键是怎样正确地引导了。美国人不但没有指责孩子,而且还大加表扬,他们的目的就是鼓励学生多思、多疑,继而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一点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二、真实的课堂,由“以教定学”转向“以学定教”
我们曾一度对“讲解清楚明了”、“教学结构清楚完整 ”、“教态自然大方”等孜孜以求,曾经对一节环环相扣、天衣无缝、一帆风顺的课给予热烈的掌声,曾经对一节课教师讲完结束语正好响起了下课的铃声而赞不绝口,曾经对一节课的板书工整得像一首小诗格外看好。特别是一些公开课,则表现得尤为突出,课前教师和学生都进行了充分地准备。更有甚者,提前进行演练、精心安排,课堂结构组织得非常严密,一环扣一环,似乎无可挑剔,偶尔有学生“出轨”,教师也会巧妙地将其“拉回来”,课上得可以说是顺顺畅畅、波澜不惊、按时按量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是我们总觉得缺了点什么,是学生的发展呢,还是学习过程呢?反正让听课的老师总觉得学生既然学得这么好了,还有上这课的必要吗?一句话—浪费时间。我们细细研究一下,这些所谓的“完美”课,是以牺牲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为代价的,是对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丧失,是对学生是学习主人的弱化,它使课堂失去了生命,成了工厂的操作间。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常常不知所措,常常不懂装懂,常常答非所问,辞不达意,常常不说自己想说的话,尽说老师想要的话,提出的不是“真问题”,摸着教师的心理、脾气,按着教师的教学设计的“假设”。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关注的不是学生,不是学生学到了什么,学生学得怎样,是怎样学到的,而是自己,是自己的教学“预设”的完成情况。
是的,我们要追求完美,但是我们更要追求教学的本真—学生的健康发展和需要。我们视线的焦点必须从教师身上转移到学生身上,要忘我地为学生服务,把“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变成我们的教学践行,力求做到“以学定教,顺学而教”,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学生真正当成一个个具有鲜活生命、具有独特个性的人对待,还课堂以真实。要实现这一点,关键在于教师的着眼点、教师的态度。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要求,要尊重他们,把他们真正当成学习的主人,要为他们营造一种平等的、民主的、宽松的学习环境,让他们敢说话,敢说真话。这不仅是课堂环境问题,而且是教育观念问题,是师生关系问题,尤其是在价值观越来越趋于多元的今天,教师更应理解、尊重、宽容学生,要从根本上为“学”服务。俗话说,“鸟在林间自会啼”,只要我们相信学生,努力去追求教学的本真,忘我地为学生服务,千方百计地让学生进入自主学习的森林,充分地让学生进行学习实践,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那么,“鸟儿”自然就会引吭高歌,课堂自然会呈现出天高任鸟飞的局面。
陶行知曾提出“生活教育”的理论。他指出“生活即教育。”而生活要看过程,且是不经粉饰的真实的过程,课堂教学也要看过程,看教师怎样启发、怎样引入、怎样过渡、怎样激趣、怎样使学生从不懂到懂、从不理解到理解、从不掌握到掌握、从不会到会。那种省略了必要的训练过程,只重呈现精彩的学习结果的课,那种以部分学生的发言掩盖其他学生学习真相的课,那种游离文本的煽情代替潜心感悟语言内涵的语文课……失去了真实与深刻,呈现的是一束束塑料花,艳是艳得很,却没有生命力。
三、真实的课堂,要求动态生成
教育所为之劳动的对象不是无生命的物质材料,而是一个个具有思想、情感、个性和主动性、独立性、发展性的活生生的人。他们渴望带着自己的知识、情感、经验、灵感参与课堂活动。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他们不是一个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容器,这就决定了在课堂教学中,不可能事事都按着教师提前的预设而发展,只有造假的课才会完全按着教师的思路走。所以真实的课堂应追求动态的生成。
长期以来,教师主宰课堂,掌握着课堂教学的“方向盘”,从课程目标到课程材料、到教学过程,均依着事先预设进行,无需调整和修正,从而排斥了课程动态中的非预设性和不确定因素,严重抑制了课程主体(师生双方)的创造性。就以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来说吧,《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说明,在阅读教学中,主体是学生,教学的任务是解决阅读主体在阅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而不是完全解决教师的问题。我们精心设计的课堂问题,并不完全是学生发现的问题,而是教师发现的,这种问题,只是教师读的结果,是教师对文本的理解。再者,有的教师在课堂上从头至尾讲得非常精彩,但不管怎样精彩,那是教师读后的心得,而不是学生的亲身体验,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是间接的,如果学生认真听讲,充其量是使他的听力得到了训练。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不是教师围着学生转,而是学生围着教师转,课堂的中心和教学的主体是教师,而不是学生。教师设计的问题,尽管在设计者看来十分巧妙,也很富有启发性,但由于不是在学生充分阅读与思考基础上的提问,这些问题也就并非学生阅读过程中的实际的、自然的心理需要,而是一种被动的、强制的外在要求,是在潜意识地还老师一个“标准”答案。在阅读过程中,每个人的心理流程不同,阅读中的所产生的疑问也就不同,教师的提问只是自己阅读中涌现出来的问题。为什么这样问,学生并不明白,感到突如其来,没有心理准备,只好盲目地去寻找答案。有时甚至一个问题没有想好,第二、第三个问题教师又抛了出来,整个课堂上学生疲于奔命。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仿佛有一条无形的线在牵着学生的鼻子转来转去,毫无主动权可言。真正的阅读是一种独立的自主的阅读。那种已经完全由教师预设好提问的阅读,读的实际不是真正的文本,而是教师的提问;读的不是文本的思路,而是教师的思路;读的不是作者对生活的感悟,而是教师对文本的感悟。学生的思考只是对教师对文本的理解结果的再思考,而不是学生自主阅读过程中自然产生的对文本的思考。这种阅就成了远离真实的“伪阅读”,他读的是教师,而不是文本。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失去自主探究的能力,养成对教师的依赖和思维的惰性。
综上所述,在课程改革中,有些教师便产生了疑问,既然“预设”带给课堂如此严重的后果,那还有必要“预设”吗?干脆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自主创新不就行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倡导生成的课堂不是不要预设,而是要精心地预设,让预设孕育生成。可以说没有课前的精心预设,就不会有课上的游刃有余,只有课前预设得越充分,教者对课堂的调控才会越灵活,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才会越深刻。
那么,怎样预设才能出现真实的教学情境呢?(1)教学要从单一的、严密的、封闭的、主观的线性程式走向多维的、灵活的开放的、客观的板块式程式。(2)要对各种情况做出预测,如哪些生成预设能有精彩的生成,哪些预设我们须根据生成及时调整,哪些生成将是我们无法预料的,哪些生成教师要敏于捕捉并充分利用等。(3)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从以往那种“一刀切”的目标向共性和个性目标的结合转变,真正地落实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对于那些学业成绩较差的学生要降低要求;对于那些学业成绩较好的学生要提高要求,且不可完全再按教参的要求统一定标准。(4)教学中要善待每一个学生,促使学生敢疑、善疑,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与教师强有力指导相结合的方式。教师要尽量少用一些扼杀学生个性的“标准答案”来约束他们的思维。在学习一篇文章时,学习目标不要完全由教师根据自己的理解预设,而是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与文本特点,尽量做到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来确定。(5)课堂上要根据学生的需要适时改变教学计划、方案,且不可为了使课堂“尽善尽美”而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我们可以从生命的角度看,每一节语文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共创的生命历程,他不应守着一成不变的预设程序,它也不可能完美得近乎没有瑕疵,我们应该允许存在偏差,允许与预设不一致,甚至出现矛盾的意外,而这一切,又都可以成为一种新的可供开发的教育资源。生成的课堂应该是学呼唤着教,教催生着学,质疑与探究并行,求索与遐思共进。(6)努力做到使每一节课都是一次创造。我们所为之工作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这也就决定了我们的课堂教学即不能因循守旧,也不能照抄照搬别人现成的教学模式。特级教师支玉恒老师在这一点上做得就非常出色。他曾经说过:“这个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班级、完全相同的学生,当然也就不应该有完全相同的课堂教学。面对千差万别、个性迥异的学生,教师应当始终充满创新的意识,让自己的每一节课都能新意迭出,让孩子们在语文课堂上始终有新的感受和体验,始终对语文充满着兴趣和向往。”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支老师经常出人意料地舍弃已经预设好的教学方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要创造性地改变原来的设计。
例如,有一次支老师要上一节作文公开课《有趣的活动》。上课前,支老师在教室外拾到了一张废报纸,从上面看到了一篇文章,讨论学生为什么不喜欢校服的事。支老师一下产生了灵感:为什么不让学生自己设计校服呢?让孩子自由讨论设计思路,各显神通撰写设计方案、产品说明书,再配上设计图样,这肯定会受到学生的欢迎。于是他放弃了原来的教学设计,临时改上《创意校服》。这节课,学生讨论热烈,发言积极,气氛活跃,习作效果非常好。2004年4月,支老师应邀到浙江象山石浦镇上公开课。很多老师希望听他上《创意的校服》,他自己原来也准备上这一课。可是,当支老师乘车踏上石浦港的一刹那,他立刻被眼前那碧海蓝天、千帆竞发的景象所震撼。于是,一个冲动产生了:学生每天生活在这样美丽的环境中,一定有他们自己独特的感受。于是,支老师临时把这天的习作改成《石浦之歌》。果然,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讲述了他们生活在海港边很多动人的故事。当一个女孩讲述到爸爸出海打鱼,家人等待的焦急心情时,竟情不自禁地哭了。
这节课同样取得了成功。这样富有创意的课堂教学,让人耳目一新。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学内容和现实生活水乳交融,和学生的情感需要水乳交融,语文学习因此而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孩子们探索表达的欲望被充分调动起来了,原本令孩子畏惧的习作变得十分轻松和有趣,主动学习、主动表达成为寻常的风景。当然,老师改变教学计划,绝非是一时的冲动,而是建立在广泛阅读所形成的扎实的知识上,建立在对孩子心理的深刻把握上,建立在他几十年如一日的学习上。没有这样的基础,也就没有老师的教育机智,没有生成性的课堂教学。
四、真实的课堂,应摒弃“蝉鸣症”,而追求古朴的宁静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学出现了令人欣慰的春光,这是可喜可贺的,但当我们看到成绩的时候,也不容忽视地出现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那就是浮躁的心理在一些教师心理占据着一定的空间。从大的方面来说,课上一味地追求热闹,不考虑学生实际的现象比比皆是。从小的方面来说,为了落实所谓的“新理念”而着意的进行“放胖”,以语文为例,有的老师在教《看菊花》时,教学重点应是引导学生通过读书感悟体验课文描写的意境、丰富语言储备和语感经验。而老师却让学生看名贵菊花的照片,讨论名贵菊花的特点,交流菊花的栽培技术,讨论菊花的生长特点,画菊花图,唱菊花歌等。在学习《乌鸦喝水》时,不是让学生进行语言的学习,感受乌鸦的聪明和机智,而是让学生利用大量的时间做实验,设想很多不符合实际的“喝水”方法:将瓶子搬到大石头上再倾斜过来喝水,用“吸管”喝水等。还有的老师在教《葫芦僧判断葫芦案》时,让学生表演断案的经过,但学生的表演却往往不到位,他们嘻嘻哈哈,动作滑稽可笑,将故事的原意破坏殆尽。还有的语文课,多媒体课件占据了我们原本应该纯静的语文课程,让人感到仿佛是在看动画片,动态纷呈,眼花缭乱。如有位教师在教学《冰花》一文时,首先是名家的动情朗读,接着是千姿百态的冰花纷纷出场,然后是与课文匹配的动画演示,还有关于冰花的科学知识的介绍以及雾松等相关自然现象的扩展,课件展示占据了整节课。这样盲目地“改革”,不是时尚的演绎,而是时间的浪费。它严重干扰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阅读感悟和内化积累,削弱了语言文字的感染力,抑制了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在忙乱中,学生不但对文本的价值取向、做人的道德观念等是非问题没有清晰的认识,而且对文本语言的感悟、吸收和内化也未着边际。同时不到位的表演,大大破坏了原文的意境,浅化、俗化了对文本的感悟。所以,真正的“课改”的着重点应放在学生身上,摒弃那种一味地追求“时髦”,要回归古朴的宁静。说到古朴的课堂,使我们不禁想起洪镇涛先生,他的课堂教学没有那些花红柳绿,总是那么自然、实在,毫无刀劈斧凿的痕迹。他的一切着力点全在学生身上。实实在在地进行语言训练,实实在在地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他的课,就像厨师做菜,不是“全席”,不是“珍馐”,但对学生胃口,学生吃得轻松、吃得满意。当人们看了他的课,没有像以往的一些公开课那样,是经过精雕细刻后供人们欣赏的“花瓶课”,而是看了以后经过认真思考,“谁都能上”、“谁都能借鉴”的回归常态的课。纵观一些西方国家的教学,似乎没有公开课一说,无论什么形式的课,他们都是尊重学生的思维,甚至在课堂上是顺着学生所提出问题的思路展开教学的。当然笔者并不主张课堂上无节制的放开,举办一些公开课是有必要的,但关键要摆正心态,要有一种求真的品质。可以这样说,只要我们能够把公开课上成了回归常态的课,能供人们研究、借鉴,就是对自己以及其他教师的负责,就是“关注学生的发展”了。
【实践篇】
浅谈提高课堂效率的几点做法
金斗中心小学 宋春艳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转变,减负成为最关切的话题之一,要给孩子减负就必须要提高课堂效率,那么怎样才能提高课堂效率呢?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每一位教师都有一套自己的方法,下面谈谈自己在教学工作中的一些做法。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
学生作为教学目标的体现者,能否积极主动地学习、思考和领悟,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率。学生的能力并不是教师讲出来的,而是要通过自主动脑思考、体验和领悟,才能真正得到提高。也就是说在课前,学生就应该按照教师布置的任务,对即将要学习的内容做好预习,先自己琢磨,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找出一些疑问,把疑问带到课堂上来,教师起到点睛的作用,这样教师就不会占用太多的课堂时间,才能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要制定出预习提纲,交给学生,不能让学生漫无边际的盲目预习,这样才会有预习效果。特别是语文学科,学生如果不搞好课前预习,就靠课堂那点时间,是很难有好的效果的。
二、教师的各项准备必须要充分
我们知道一名优秀的厨师要在很短的时间里做出一顿美味,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先一定要有技能的储备和材料的准备。而教师要上出课堂效率高的课,准备也必须要充分的。这里包括知识的储备,课堂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等。
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业务素质的优劣,对课堂教学最优化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教师应积极参加各种教师业务、理论、实践培训活动,努力成为一个教学素质好、基本功扎实、教改意识强、课堂教学最优化的研究者和实践者。
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学生怎样学,我们怎样来设计。这样的课学生更容易接受。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教师既不要认为学生什么都不知道,也不要认为学生什么都知道。要根据自身实际、学生实际、学校实际来设计教学活动,备课时要注意备学生,深入理解教材,认真分析学情,最后设计出合适的方案。
三、课堂教学要朴实 教育不能搞形象工程,那样会贻误学生。课堂教学是实实在在的事,一定要做实,要体现教学的规律和教学的真实,要容易被广大师生接受,要体现教学的实效。我觉得应该建立诚信课堂,不要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在课堂上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地扎实教学,来不得半点虚空。课堂教学强调全部教学内容、所有教学过程、面向全体学生落到实处,而不是表演。应该倡导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但是现代化教学手段并不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全部。
四、合理设计提出的问题
教师一般都会把重要的知识设置成问题,通过学生思考、讨论来理解知识、应用知识,这是很多老师会采用的办法。教师设置的问题质量如何,这对能否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也会有很大的影响。设计的问题过于简单了,则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过于难了,学生回答不出来,打击了学习的积极性,又造成浪费课堂时间,效率就会变得低下。因此,问题的设计非常重要,我认为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设计的问题要面向大多数学生
提高课堂效率要做到使全部学生进步,要照顾到知识基础较薄弱的学生,如果一堂课只是为了让少数几个基础好的同学吃得饱,而大多数同学咽不下,这样的课堂不会是高效的课堂。
2.设计的问题要有梯度
设计的问题要按照学生的思维,由浅入深,逐步推进,而不能一上来就把问题拔得很高,让学生无从思考,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受到打击。要注意通过把问题分解,层层推进,学生会很容易回答出来。
3.注重课堂上生成的新问题
我们还要注重课堂上突然生成的超出教师预先设计方案的新问题、新情况。在上课时,有些思维活跃的学生往往会提出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而我们教师有时会担心影响教学进度,或者觉得问题没有价值,或是与本节内容无关,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予理睬,或者敷衍了事。这些做法都是不好的,一方面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学生提的问题有时最能体现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可加以引导,这对培养学生的学习与思考能力有很大的帮助,而不应拘泥于完成一些简单机械的知识的传授,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会学习,会思考,比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如果一堂课只有教师在提问,学生处于一种“待问”的被动状态,这样的课堂,不论教师的问题设计得多么高超,提问的方式多么巧妙,学生被训练的都是一种机械的应答性行为,这对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毫无益处,更谈不上是有效率的课堂。
五、学生做的练习和作业要认真批改
课堂上教师设计的练习和作业是有代表性的,所以一定要认真批改,对于共性的错误,就要想到不是学生的问题了,而是教师授课的问题,就需要及时的补救,这也是教师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最好的方法。记得我有个初中同学,当时最用功,起早贪黑的做练习题,做了一本又一本的,就是学习成绩不好。原因是我们老师不给批练习题,而这名同学做的题大部分是错的,自己却不知道。从这件事情上来看,课后教师只要是给学生留了作业,就要认真的批改,否则就不要留作业。
总的来说,提高课堂效率是一个我们必须面临的现实选择,具体怎么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突飞猛进的事情,因为这里有教师自身的因素,也有学生和其它的因素在里面。但是只要我们踏踏实实的朝着这个方向去做,慢慢就一定会提高课堂效率。
主题词:好课 标准
发至:各乡镇中小学、局直各单位
主编:丁金干 责任编辑:王金库 邮箱:thxjyzlgln@126.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