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上午好!
我是来自通化县光华镇中学的一名语文教师,我的名字叫吴春芬。“春分雨脚落声微,柳岸斜风带客归”,虽说是“时令北方偏向晚”,可我们的省城却也是“桃柳着妆日焕新”。在这春意盎然的日子里来到长春,并在如此高规格的会议上,将我的科研工作向各位领导和同仁作一简要汇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的一些感受。我颇感荣幸。所谓见多而识广,而我只是一名不带任何“长”的乡村教师,囿于眼界与环境,我的研究必定会有很多鄙陋之处,还请各位领导和同仁批评指正。
我的课题是十二五省级规划课题:“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研究”。现在我将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汇报。
一、课题研究的提出背景
1.教育背景。从教育历史进程来看,“读”是我国语文传统教学方法的精髓,它蕴含着语文教学的客观规律。千百年来培育了我们民族一代又一代的文人骚客,哺育了我们的民族精神。陈寿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杨雄说:“大谛能读千赋,则能为之”。苏轼说:“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韩愈也说:“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
从当今社会需求来看,现在是一个“联通无极限”、“沟通无极限”的时代,地球在缩小,舌头在延长,我们需要朋友,需要伙伴,需要沟通,需要表达,表达就离不开语言。语言构成了我们的生活,语言构成了人一生的精神格局。因为只要一张嘴,一个人的学识修养、文化功底、气质品味,便可让人一览无余。夸张一点说,人才不一定有口才,但有口才的,从某种程度来说就是人才。而这口才的培养,从朗读开始是一条既扎实又有效的途径。
而在现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也体现了这一点:四个学段阅读教学都提到朗读。第一学段阅读教学目标第2条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学段阅读教学目标第1条: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三学段阅读教学目标第1条: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四学段阅读教学目标第1条: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现实状况:长期以来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着严重的重讲轻读,“满堂灌”和“满堂问”的现象,。但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却存在着偏重写的训练,忽视其他方面训练的现象。其中朗读训练是最容易被忽略的。而语文教学的第一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而读又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朗读、熟读、默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
虽然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很多语文老师开始重视朗读这一环节了,并且想方设法用各种朗读方式去提高教学效果,可是却不通晓朗读训练的基本知识、不具备较高的朗读水平、不熟悉朗读训练的基本方法,所以调动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从而降低了语文教学的应有效果。
有鉴于此,我确立了这样一个课题,期望自己能摸索出一条能够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道路来。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朗读训练,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朗读技巧,激发朗读的兴趣,提高朗读水平。
2.通过朗读训练,促进学生记忆,丰富语言积累,增强学生语感,锻炼学生口才,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朗读式教学,以读促悟,来促进学生理解、表达、鉴赏等多项语文能力的逐步提高。
4. 根据初中语文的学科特点,探索出一套适合初中学生的朗读教学新思路,以提高朗读教学的有效性。
5.课题组的老师通过研究,也可以通晓朗读训练的基本知识、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和朗读教学水平,掌握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的行之有效方法。
根据我们要达到的预期目标,也就是效果,我们将研究目标进行分解与具体化,从而确定了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对朗读训练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研究初中语文教材的朗读要求,科学有序地实施朗读教学。
(三)探讨在课改背景下,改进朗读教学的基本教学策略、基本方法途径。
(四)探索建立比较科学的朗读教学评价体系,发挥其在朗读教学研究中的导向作用。
四、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在课题研究中积极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与本课题有关的理论,不断充实自己的研究。
(2)调查研究法:在实验前期进行了问卷调查,为研究提供依据。
(3)结构观察法:课题研究期间,运用自制的观察量表对学生朗读情况进行观察研究,便于进行经验总结。
(4)个案研究法:选取有代表性的学生作为观察对象,观察并分析其发展动态,进行科学对比,最终得出结论。
(5)统计分析法:在实验前期和后期,对前测和后测进行科学的统计与分析。
(6)经验总结法:在研究过程中,既及时进行总结实可行有效的经验,积极推广,也总结存在的问题和失败的教训,以利于今后的提高。
五、课题研究的基本过程与成果
(一)当前农村中学朗读现状的研究
主要方法:问卷调查 统计分析
基本过程:从学生与教师两个层面进行三个角度的调查分析。
1.对我校及外校100名学生的朗读现状的调查研究。链接:朗读情况调查表(结果).doc
2.对本校学生朗读能力调查研究。链接:学生朗读能力调查表.doc
3.对教师课堂中朗读教学的现状的调查研究。链接:对教师课堂中朗读教学的现状的调查分析.doc
调查研究分析的结果(学生层面的调查)
1.学生朗读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
(1)学生的朗读兴趣不高。(2)学生的朗读时间不充分。
(3)学生对朗读的作用认识不足。 (4)朗读的目标性不够明确。为了读而读,也就读得没有“问题”,没有收获。(5)从七年级与九年级调查结果的对比来看,学生的朗读兴趣是每况愈下。
2.学生朗读能力的调查结果显示:
新课标要求学生能够“正确、流畅、有感情朗读”。很多学生连第一个层次——正确,都难以达到。能够达到第三个层次的不足百分之二十。
3.对教师课堂中朗读教学的现状的调查研究存在问题:
(1) 朗读教学不受重视。 (2) 朗读训练无序化。(3)朗读内容呈失衡状态。
(4)朗读的形式单一。 (5)朗读的指导随意而不规范。(6)朗读教学逐“级”淡化。
朗读教学薄弱的原因分析
1.应试教育的制约。
2. 缺乏足够的认识。
3.教学评估的误导。
4.教师本身朗读水平有限。
诚然,影响朗读教学的因素不止上述种种,其主要的方面应该是以上这些。
我认为前三个原因是主要的,因为真的是有很多领导和老师认为,中考高考又不考朗读,搞朗读教学有什么用?他们不知道不相信的是:朗读能够促进学生理解、表达、鉴赏能力的提高,这种能力的培养才是对学生一生发展有用的东西,况且,理解、表达、鉴赏能力有了,还做不好咱们吉林以考察语文能力为主的中考语文卷子吗?我搞朗读教学,虽然这些年我的中考成绩时好时差,但在全县从没有掉下前三分之一过。所以我也希望在座的各位领导能改变认识,支持语文老师从大量的讲练中解脱出来。
针对朗读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应采取的建议和对策
1.充分认识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2.语文老师要转变观念,冲破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羁绊。
3.提高教师的朗读水平和指导能力。
4.改善教学手段,发挥电教功能。
5.建立和完善监督、评估、激励机制,使朗读教学成为语文教学的一部分。
(二)研究初中语文教材的朗读要求,科学有序地实施朗读教学。
主要研究方法:内容分析法
1.本课题组将初中七——九年级的六册语文书,共计216篇课文的课后关于“读”的要求进行了梳理。
详见七——九朗读要求.doc
2.本课题组将这些梳理出来的内容进行客观的量化处理,然后从不同层面和角度进行了研究。以期朗读教学能够科学有序。
根据初中语文教材的朗读要求,进行科学有序地朗读教学.doc
1.按其单课要求进行朗读教学设计。
2.按其单元教学要求来确定朗读训练步骤
3.按文体的角度确定朗读训练重点。
4.结合单课及单元要求进行多形式多角度的朗读训练思路设计教学
(1)把朗读训练和默读训练结合起来。
(2)把朗读训练和复述训练结合起来。
(3)把朗读训练和背诵训练结合起来 。
(4)把朗读训练和语言积累结合起来。
(5)把朗读训练和联想与想象相联系起来。
5.在朗读教学设计的思路方面,余映潮老师的多角度教学设计方法给我们的借鉴
对于如何处理好“读”的教学,余映潮老师比较系统的归纳了16种教学方法,分别是:(1)教读 (2)析读 (3)品读(4)研读(5)辨读 (6)评读(7)说读 (8)写读(9)听读(10)背读(11)赛读(12)复读(13)演读(14)想读(15)联读(16)比读
(三)在课改背景下,对于改进朗读教学的基本教学策略、基本方法途径的研究
主要研究方法:经验总结法
在阅读教学中如何进行朗读的训练,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呢?本课题组认为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朗读教学的目标一定要明确、具体
从教师的角度来说,教师在备课时应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中关于朗读教学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达标。而相应的,朗读前应给学生一定的要求或目的。
2.朗读教学一定要立足文本,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
学生只有深入理解课文才能把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朗读中表达出来。因此,在教学中要通过字、词、句、段、篇的教学,使学生弄清课文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为他们朗读课文打好基础。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引导:
(1)挖掘语感因素。 (2)捕捉情感“基调”(3)创设朗读情境
(4)抓住文章的重点句段进行朗读训练
3. 朗读教学的过程应有条理、有层次。
朗读训练有它的适度,即阶段性。
对学生来说,有基本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朗读,较高要求--顺畅朗读,最高要求--传神朗读。
具体的训练过程可分为:用普通话朗读→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停顿适当→语气连贯→语调自然,表情达意→速度适中,完美和谐→领会主旨。
4.运用多种手段和方式激起学生读的兴趣
(1)教师多做示范,激发学生朗读激情。
(2)设计多样的朗读形式, 培养学生朗读兴趣。
例如:根据不同的文体采用不同的朗读形式。
①在韵文教学中,宜用范读、配乐读。②在小说教学中,宜用有目的有侧重的片段朗读法。 ③在戏剧教学中可以采用分角色朗读。
根据不同的教学需求采用不同的朗读形式。
①当需要激情引趣或学生读得不到位时,宜用范读指导。
② 当需要借助读来帮助学生分清段中的内容、层次时,宜用引读。
③ 当遇到对话较多、情趣较浓的课文时,宜采取分角色朗读。
④当需要渲染气氛、推波助澜时,宜用齐读。
⑤在初读课文阶段,适宜采用速度较快的轻声读或者默读,不宜采用大声朗读、齐读或表演读等形式。这是符合学生需要且符合认知规律的。
5.利用一切有利时机,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
(1)组织一些学生进行感兴趣的比赛。
(2)利用各级相关比赛与活动推动朗读教学与训练。
(3)借助网络媒体,推荐学生观看质量较高的朗诵会与演讲节目,以此来提升学生的欣赏水平与朗读欲望。
。(四)建立比较科学的朗读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
我们将学生的朗读效果按其熟练程度和教学进程,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正确,即读音正确,停顿适当,不错不漏;二是流畅,即正确把握语调,语气连贯;三是传神,即能熟练地运用语音和表情,表达出文章的风格和神采。
将朗读观察评价体系设定如下: 朗读教学评价体系.doc
六、研究的效果
学生方面:
1.朗读兴趣大大提高。我校已成立朗诵社团。部分朗读能力较好的学生已经成为我校在参加有关集会活动时的朗读骨干、主持人。
2.通过对学生经常进行朗读训练,增强了学生对语音的感受能力,对语言规范的敏感性和鉴赏力,语文阅读能力得到了提高。
3.通过朗读教学,加强了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的联系,能够在口头上逐渐习惯文章的用词用语,自然地吸收书面语言,使说和读联结起来。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师方面:
1.通过本课题研究,促进了课题组全体成员对有关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过程。
2.进一步增强了对朗读教学的科学而系统的认识。
3.课题组全体成员的朗读水平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我们的朗读教学成为了我县语文教学的一大特色教学。
七、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出现的主要问题是朗读训练指导的时间不充分。用于做朗读训练的时间不够充足,有时即便是进行朗读技巧的指导了,却因没有时间进行及时的强化训练而导致训练的效果不够持久和明显。
2.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新授课时虽然节节有朗读,但也有很多时候由于对朗读教学流程设计不当,出现低效朗读的情况,没有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3.对一些实验中的教育现象的理论概括还存在不够精准的问题。
八、经验与感受之一:一线教师最具教育科研的优势
1.最佳的研究位置:身居一线,工作于真实的教育教学情景之中,最了解教学的困难、问题与需求,能及时清晰地知觉到问题的存在。
2.最佳的研究机会:教师与学生共同交往构成的教育教学生活,能获得第一手资料,为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3.理想的研究方式:实践性是教育科研的重要品性。教师是教育教学的主体,能在自己的实践中产生自己的知识,构建适合情境的教学理论。
所以,(1)走研究、学习、工作融合之路
(2)聚沙成塔策略(认同低处入手)
经验与感受之二:研究的过程也是教师自我提升的过程
教师做好课题研究会对教学有较大帮助,有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有价值有意义的课题,总是在深入揭示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之间的矛盾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为了选取有价值的研究课题,就需要学习、钻研教育理论,搜集与分析相关的教育研究资料。需要对以往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回顾。对面临的各种教育教学现象进行观察、思考,整理、辨析、所以,研究的过程也是教师自我提升的过程。
当然,这种提升要建立在真问题、真研究的基础上,现在十三五课题研究马上开始了,我相信有大批的老师因为各种原因都要申请课题的是吧。无奈也好功利也罢,这也正常。但我反对的是有很多人并不做真研究,弄些纸片子工程,然后结题后再反过来说课题研究没有用都是假的。这种研究态度对于科研工作来说是不公平的。所以我认为:只有真研究才会得到专业提升。
“态度决定一切 特色就是卓越 反思促进成长 研究成就名师 科研创造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