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实施方案  |  学校规划  |  教师规划  |  专题活动  |  评选结果  |  教育汇编  |  校园文化  |  培训信息  |  学校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吉林省通化县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专题网站 >> 学校规划 >> 正文
英额布镇明德小学三年发展规划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英额布镇明德小学    点击数:406    更新时间:2013-4-9

 

为贯彻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落实《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教师〔20111号)和《吉林省教育厅关于落实吉林省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行动计划,全面开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2009-2013)》(吉教师字〔200916号)的相关任务,根据教育局关于《通化县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方案》通知要求,结合我校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和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基本含义

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是指在原有学校建制的基础上,增加和强化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功能,使学校既是学生学习成长的摇篮,同时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基地。校长是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校长,教师是学员。以《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为依据,建立学校与教师专业发展的管理制度,使教师的专业发展成为学校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教师终身学习制度。

二、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的重要意义

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对广大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知识结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因此,建设能应对挑战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已成当务之急。

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是教师队伍自身发展的需要。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能有效地解决中小学教师队伍中长期存在的“学非所用”、“用非所学”的弊端,将教师专业发展牢固建立在以校为本的基础上,从而实现个人发展和学校教学需要两者紧密结合,有力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的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是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制度不断深化改革的需要。面对全面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迫切要求,以及教师专业化改革潮流的冲击,构建现代高效的教师终身学习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 教师队伍分析

(一)优势

全校教师共69名,其中40岁以下年轻教师占23.18 %,年轻教师他们思维活跃,易于接受新事物、新信息,可塑性较强。学历整体水平具有优势,本科以上学历占40.58%。全校的中老年教师经验丰富,能起模范带头作用;青年教师刻苦好学,甘愿奉献,有极强的竞争意识。广大教师有着较强的集体荣誉感,有着为了学校的发展努力奋进的精神。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育理念、教学思想正不断在教师队伍中更新优化,教师的角色正在发生可喜的转变。

学校一贯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形成以“师徒带教、骨干携进”为主体的青年教师阶梯式培养的工作系统,成为青年教师成长的摇篮。近年来,学校先后培养了市级骨干教师2名,县级骨干教师9名,校级骨干教师6人,占教师总人数 24.64 %

(二)不足

    1.教师的角色正在发生可喜的转变,但对新课改中所蕴含的教学理念还不能与实际的教学行为很好融合。而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学校对教师提出要求较多,帮助指导较少,有时会造成教师一些不适当的心理压力,工作的有效性就不明显。

2.学校已形成了对骨干教师的培养制度,努力创设机会使之尽快发展。但如何根据教师不同发展的需要,让不同层次的教师都拥有机会和空间,还没有形成一套规范的管理制度和评价体系。

四、发展目标

(一)总目标

    学校要引导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创设有利于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学校文化,通过启动教师专业发展方案、深化校本培训、实施校本科研、改进教研组等措施,整合教师专业知识,使之成为主动思考、自觉恪守、善于反思研究、乐于合作进取、勇于创造的学习型教师,实现教师教育行为的科学性、艺术性和个人独特性的统一,造就一批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使教师不断自我更新、自主发展、自我实现,使年轻教师成熟,使中年教师优化,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接受优质教师的教育。

(二)具体目标

    1.开展形式多样的师德教育活动,树立榜样、发扬事迹,用身边的小事感染人,用平凡的精神激励人,在学校中营造良好的敬业爱生的氛围。

    2.探索新课程改革,结合学校三年规划,制定与学校总体发展目标相符的个人三年规划。

    3.继续开展校本研修活动。以“课堂效益年活动”为契机,强化教研组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功能,通过研修活动组织教师深入开展有效的教学设计于教学策略的研究、课堂教学的分析与诊断、新教材新教法的应用与评价,提高教师的探索与实践能力。

    4.鼓励教师积极参加高一层次的学历进修,支持教师参加本科课程的学习。

    5.完善学校师资的自培,强调“因人施训”、“因需设训”,关注教师人文需求,加强教师对东西方文化的了解,提高教师的文化品味。

    6.为骨干教师的发展搭建平台。积极鼓励青年骨干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评优课比赛活动,给骨干教师提供更多展示、交流才华的机会,使骨干教师尽快脱颖而出。

    7.努力培养二至三位在区域内较有影响的教师。依托本校骨干教师的力量,采取日常课堂研讨、师徒结对、骨干携进等形式,力争为本校再培养一批市级以上骨干教师,形成一个有层次、有重点、可发展的教师梯队。

    8.探索个性化的教师发展多元评价,以教师的现有状态为基础,体现个性的发展与需要,关注教师的未来,关注教师的成长过程,促进教师自主化发展

9.精心编织一张培养教师科研能力的科研网络,网络的核心是主体性教育的理念,而各个不同层次的课题则像网线般紧密连接在一起,教师在参与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把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经验及时上升到理论高度,内化为一种创新的教育教学能力。

(三)教师专业发展目标

1、教师专业发展统一性目标

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人民教育事业,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合作精神、服务意识和良好的心理品质。

 具有本学科扎实的专业基础,了解与基础教育相关学科最新发展动态成果,懂得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具有改革创新意识。

 具有教育教学基本功和履行相应级别教师职务的教育教学能力,积极参与课程与教学改革实践,掌握并运用先进的教育技术和方法。

 具有教育科研意识和从事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

2、教师专业发展个性化目标:

 合格教师。对象:2012“三课”过关中,待发展教师。目标:完成待发展到合格教师的转变。途径:学校选择骨干教师对新教师进行学科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带教,根据合同要求开展传帮带的培养工作。教堂领导跟踪听课指导,促进其快速发展。主要标志:基本熟悉本校教育教学常规工作,有教育责任感,热爱学校,热爱学生。

 成熟教师。对象:教龄3---10年的青年教师。目标:完成合格教师到成熟教师的转变。途径:师徒双向选择,自愿结对,在师德修养、教育理论、课堂教学、教育科研、学业管理等方面进行带教。主要标志:掌握各年级教材内容和教学要求,学科专业知识扎实,能用心理学、教育学的基础理论来去指导教育、教学实践。

 校级骨干教师。对象:教龄615年的青年教师。目标:完成成熟教师到骨干教师的转变。途径:选择富有教育教学经验的教师,在理论学习、教育科研、学科教学、班级管理等方面进行指导。主要标志:学科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形成自己风格,实绩明显;有较强的教科研能力和相应的研究成果;有较强的带教青年教师能力,被带教者成长迅速。

 县、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对象:教龄1030年的优秀中青年教师。目标:完成校级骨干教师到县、市级带头人、骨干教师的转变。途径:选择教育专家担任导师,参加高一层次学历进修,参与学校课程与教学改革,主持学校重点课题研究,承担培养校级骨干教师任务。主要标志:形成学科教育特色;优良的教科研成果得到推广;在县内有一定知名度。届时能评为名教师、学科带头人。

 资深老师。对象:教龄30年以上的中老年教师。目标:完成教育教学经验的积累,指导青年教师成长。途径:回顾和阐述自己的教学经历,撰写教育教学经验总结或从教回忆录;组织青年教师拜师,研究他们的教学思想和教学风格,鼓励他们更新教学理念,学习现代教育技术。主要标志:教学思想和教学风格在青年教师身上得到延续,留下一批宝贵的资料(课堂教学实录、教育教学论文或总结、回忆录等)。

五、主要措施

(一)进一步完善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机制

 建立“教师专业发展领导小组”。主要工作职能是宣传、推广教师专业发展的先进思想和成功经验,评估学校师资的发展经验和突出问题,审议重大的行动计划和实施策略,对学校的师资建设提供政策咨询建议,对教师自培工作提供专业指导。

 完善全员培训制度和骨干教师选拔、培养、管理、考核机制。建立并实施《校本研修工作条例》、《骨干教师选拔培养制度》、《骨干教师管理及考核试行办法》。

(二)进一步加强教师专业发展平台建设

1、加强师德平台建设

 积极开展师德沙龙、教育论坛、与名师对话、文明组室创建等师德建设活动。

2、加强学习培训平台建设

 每学期推荐学习材料3篇,理论专着12本。

 聘请校外各界知名人士举办讲座,提升教师理论水平,拓宽教师视野。

 继续实施 “师徒带教”制度。

 继续实施骨干教师评选、低职高聘评选,充分调动优秀教师的积极性,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 鼓励教师积极参加进修。

 继续实施英语、计算机应用能力、教育科研等校本培训课程。

3、加强教学研究平台建设

 结合学科课题研究,积极开展课程与教学改革实践。

 4、加强校本课程平台建设

 继续开发自主拓展型课程设计、研究性学习指导、学科资源库建设等校本培训课程,满足教师发展个性特长的需要。

 鼓励教师自编教材,争取每年形成1~2本比较成熟的校本教材。

 继续开展研究性课程实践,评选研究性课程优秀指导老师。

(三)制订相关配套制度,构建发展和成功的环境。

改进教师的考核评价制度,对教师的师德素养、德育工作、教学能力、教科研成果、培训情况、培养特长生等进行全面的考核,用评价来促进教师水平的整体提高。

 进一步完善年度教师专业发展档案。

 积极推荐优秀教师参加高一层次学历进修、研修班等培训活动,并给予经费支持。

 积极向上级部门和有关杂志社推荐优秀教育科研成果。

 学校对教师外出取经、参加市教学评比等活动提供车辆、经费等支持。

(四)保障措施

1.组织管理

  成立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业务校长执行负责人的“教师专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教师专业成长的规划、实施、管理、考评等工作。

2.制度管理

  健全档案管理

  建立教师专业成长档案(内容包括:根据《教师专业发展三年规划》撰写的教师个人三年规划,总结,参加校本培训的情况记录,听课笔记,教学随笔,上公开课的教案,教学点评,案例反思,个人课题研究情况,自制教具及教学软件,发表或获奖论文等),做好教师成长过程中的资料积累。

  健全激励机制

  评估和考核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环节。因此,要制订相关的评估考核细则,及时记录分析教师专业成长过程的现象和事件,做出结论性的评价。健全激励机制,将教师的专业发展情况与考绩、晋升、评优、评先等挂钩,以此促进工作的深入开展。

3.资源管理

  资金保证

  学校要多渠道筹措经费,在软、硬件加大投入的力度,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和良好环境。同时要拨出一定的经费,奖励在专业成长过程中的优秀者。

  师资保证

  既要挖掘本校资源,充分发挥本校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又要面向校外,聘请专业人员进行专业引领。从而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人力基础。

 

 

 

 

附件2

 

英额布镇明德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

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长:王  和(校长)

副组长:于顶英(党支部书记)

倪金玲(业务副校长)

  员:李  丽(教导主任)

林秋婷(教研组组长)

潘丽娜(教研组组长)

李凤云(教研组组长)

李艳华(教研组组长)

王浚懿(教研组组长)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版权所有 宁都县教师进修学校 维护制作:电教信息部
    联系电话:0435-5224989 邮编:134100
    推荐浏览模式 1024*768分辨率 吉ICP备170085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