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效益年资料汇编
|
|
第15期 |
通化县教育局教研室 二○一三年五月七日 |
|
|
【理论篇】
三、研读教材的策略(续)
徐世贵
教师怎么研读教材呢?这有一个技巧问题。教师研读教材最忌讳的是“死抠”和呆板硬背。
(一)读、想、划、问、写结合
教师研读教材不可简单地泛泛而读,应边读、边想、边读边划记,
把读、想、划、问、写结合起来。
钱梦龙老师研读教材的做法,就是一个典范,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在谈到如何研读教材时他说:“课文多读几遍,初读了解文章梗概;再度扫除文字障碍,生字新词要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分析字的音、形、意;三读弄清句段的含义,根据学生实际设想可能质疑的问题及解答要点;四读概括中心思想,钻研写作特点;五读准备好课后联系的答案。这‘五读’并不指仅读五遍,有时,为了弄懂一句话,一段话,不知要读多少遍呢!读时要边读边思考,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多问几个‘为什么’务求甚解。如果自己不懂,就向书本请教,向同志询问,向行家学习,直到得到正确答案为止。还有就是笔头要勤,看书要动笔圈圈画画批批,偶有所得,要及时记下来,对那些疑惑不解的地方也要记下来,以便查找资料或请教别人。”
有的老师在没有认真读教材之前先去看参考书,这样不好。参考书写得在具体,再详细,也不能代替自己钻研教材。过早翻阅参考资料会妨碍自己深入地领会教材。所以正确的做法应先自己认真研读教材,然后再去翻有关参考资料。
(二)深究课题,抓住关键字、词、句
在研究教材时,为了较快地把握教材的中心和实质,分析教材的重点、难点和疑点,可以采取深究课题,或抓教材中心的关键字、词、句的方法。如这里还以研读语文教材为例,有以下方法。
1、深究课题
俗话说,看书先看皮,看文先看题。文章题目犹如人之眉眼,是
最精彩、最醒目之处,它那精彩的文字,有着无比深刻的蕴含。文章的中心和实质往往就包含在题目之中。所以,有时深究题目往往就能抓住文章的中心。如《再见了,亲人》、《珍贵的教科书》、《小站》等,这些题目或明确范围,或交代思路,或预示中心,为文章的学习提供了目标和依据。
2、抓住关键字词
在研读教材时,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费解的字词,特别是有些字词又是关键重要处,倘若不求甚解,囫囵吞枣地读过去,带来的后果自然是食而不化。因此教师在钻研教材时应注意抓住教材中的那些关键字词,深究其中底蕴,务必求真破疑。例如有位老师在备“火烧云”一课时说:“我对‘烧’字的认识有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初读课文,我只感到‘烧’用得好,既写出火烧云的色彩,又巧妙地点出了名字的由来。待我在读课文,想象画面,我又悟道作者借火焰红、亮以及燃烧时的动感,把它写活了。作者描写了红艳艳、亮晶晶、色彩奇丽的火烧云的美景。反复在读课文,进行琢磨,又体会到,一个‘烧’字把火烧云漫布天际的磅礴气势写了出来,而且表达了作者对火烧云的喜爱之情。通过字词的反复琢磨,使我对课文逐渐加深了理解,教授学生时,效果也不错。”
3、抓住重点句
抓住重点句,指的是那些能直接反映文章中心,揭示问题矛盾,揭示学习思路的句子,具有牵一发动全身的作用。而且容量比关键词语更大。文章中的重点句的分布大体有三种情况:一是位于文章的开始处,人们称它为起始句;二是位于文章的结束处;三是位于文章中间的某一地方,具体位置不固定。
(三)钻研揭示语和旁注
教材中常有指导思路、方法的揭示语和指明关键的旁注。它既是帮助教师正确使用教材、突出重点、分散难点的教法指导,又是启发学生分析思考、掌握知识要领的学法指导。教师在钻研教材时不可忽视。如小学六年级数学第十册《列方程解应用题》例6,在例题后编者安排了“想一想,还可以怎样解方程”的揭示语,来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找等量关系,根据题意列方程,这不仅沟通了知识之间的联系,而且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领会揣摩插图
各个学科教材都有许多插图,教材为什么要设置插图呢?它的作用是什么?教师备课中应悉心领会插图用意,发挥插图作用。教材中的图一般有主题图、实物图、示意图、表格图、线段图、几何图形等。这些图不仅能便于配合各学科的特点进行思路教育,而且还能使抽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外化”“物化”,从而帮助学生增强感知,建立表象,培养形象记忆,促使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互助互补、和谐发展。
(五)钻研习题
习题中,有些属于基本训练方面的。尤其是数学,习题在教材中的地位仅次于例题,它能配合例题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我们钻研教材时,对习题的作用及难易要做到心中有数,特别是要弄清那些与例题相配的基本题、变化题、发展提高题三个层次的分布情况。
教师钻研教材案例
董大方是大连市的一位初中数学特级教师,他不仅教学成绩突出而且有独特的风格。她在谈到自己钻研教材时,介绍了这样的经验:
备课除按常规要求外,在备知识时,我抓住四点,即新知识点,新旧知识联结点,兴奋点,创新点。新知识点就是本课要学习和研究的,新知识点是什么?有哪些?要求教师心中有数;新旧知识联结点,就是学习研究新知识点时与那些已有的旧知识(包括学生的生活经验)有那些密切联系?要求教师要清楚;兴奋点是学生在学习那个知识点时感到兴奋和产生兴趣,要求教师要掌握;创新点是通过本课学习后提出什么疑问?尤其是提出与书本和其他同学不同的见解和想法并能将新知识点应用到实际中去,要求教师要创设情景。新知识点的学习是固定不变的,是必须学会的。新知识联结点是必然存在的要通过预习、练习、复习等手段来过渡。兴奋点是学生在学习研究新知识时,有的是自然产生的,有的是需要教师及时总结、引导而产生的。创新点开始时大都是由教师对学生的启发、鼓励创设一定的情境和教师经常有目的的训练形成的。这四“点”教师在备课时要有预见、有对策。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去验证、修改、总结和积累。长此以往,备课就会越来越细,越来越精,教师心中越有数,上课时就能做到轻车熟路。
董大方举了这样一个课例:
课题:6.1正弦和余弦
新知识点:正弦、余弦两个概念
新旧知识联结点:直角三角形的边、角、边与角的关系及平行线截线段比例。
兴奋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结出由角不变则比值不变性的规律。
创新点:学习正弦和余弦后遇到了一个难题是角不变则比值不变,有没有范围限制?在那个范围内成立?这个难题作为课外探究课堂教学实践证明,这四“点”的分析与确定是准确的。当天晚上就有20余名学生打电话给她,汇报自己对课外探究题(创新点)的答案与想法。有的同学说:“前提是在直角三角形中的两个锐角范围内确定的。”有的学生说:“这个角(A)必须 <A< 在范围内才能成立。”有的同学说:“我发现了这样一条规律,就是角越大,正弦值越大而余弦值就越小。”还有的同学建议老师后面的正切和余切不用再学了,因为它们和正弦与余弦的道理和规律是一样的……
四、开发课程资源,超越教材
(一)为什么要重视开发课程资源
我们知道,课本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现实生活远比课本更为精彩和丰富,但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师生获得课程资源的渠道基本上只有一种,那就是书本。这种单一化的课程资源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因而,教师应该走出“死胡同”,走出书本,走进一个“多元化城市”,走进资源丰富的现代课程,将自己的角色由书本传授者转变为课程资源的综合开发者、利用者,更加丰富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内容。
正如冯友兰所说:“一个教师讲一本书,最好的教师掌握这门课的知识,必须比教科书多许多倍,才能讲得头头是道,津津有味,信手拈来,皆成妙趣。如果他的知识和教科书一样多,讲起来难免结结巴巴,开来好像不能畅所欲言,实际上他没有什么可言。如果他的知识少于教科书,他就只能照本宣科,在学生面前唱催眠曲了。”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和根本,教师必须吃透。但是,如果教师上课只是依照教材照本宣科,这势必就像清水煮白菜一样,让学生感到一点油、盐、酱、醋的味道也没有,甚至如听天书,念圣经一样。这是死课死教。怎样才能把课上“活”呢?他山之石可攻玉,教学参考书的恰当利用,教学参考资料的学习吸收,生活经验的观察积累,给教材“添油”“加醋”,让教学内容丰富起来,把死课教活这就会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二)什么是课程资源
凡是有助于学生成长与发展的,能开发与利用的物质的、精神的材料与素材,都是课程资源。如图书资料、音像资料、风俗习惯、文史掌故、名胜古迹、自然风光、与众不同的人和事等。
(三)怎样开发课程资源
1、教学参考书的学习利用
课程标准、教材、教学参考书是教师在教学中的三件法宝,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好。对参考书的正确使用应该是这样的:
(1) 先钻研教材,后看参考书。
(2) 参考书贵在参考,既要发挥它的参考作用,又不要受它的
束缚,要有所选择。
(3) 把参考书作为开拓思路的工具,在此基础上再去发挥、创造。
(4) 参考书选择应是大家公认比较好的。有条件应多看几家的,取众家之长,补己之短。
课程资源包括:1、文本教材(教学主要依据、其它资源由此拓展)
2、学生资源(学生知识背景、生活经验、个别差异等)
3、教师资源(文化底蕴、教学经验、教学个性等)
4、环境差异:(1)校内资源(图书室、实验室、仪器室、活动室等)
(2)校外资源(公园、动物园、展览馆等)
(3)信息技术(电脑室、语音室等)
2、报刊资料的学习利用
各具特色的全国各地的教育教学报刊林立,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刊期短。由于撰写的作者大多是从事教学研究的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研人员、优秀教师、特级教师,因此资料的可读性、指导性和实用性很强,是广大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备课和业务进修的“源头”“活水”。
3、教学理论的学习利用
教学理论是对教学实践活动经验的科学概括和总结,是指导一切教学活动的准则和依据。
教师在学习教学理论过程中可以采取有计划有系统地学习,也可以灵活机动的根据时间和需要一点一点渐进学习。一般中小学教师工作比较紧张,时间又不是十分充裕,采取后一种方法更好一些。基本做法是学一点用一点,用一点学一点,渐进蚕食。一点一点地吸收,一点一点地融化。这样既能学习理论,又能用于指导实际。
4、优秀教师先进教学经验的学习
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大都是来自于教学研究一线,不仅经过实践检验是正确的,更主要的是这些经验针对性强,操作性强。这些经验都是针对某些学科、某些教改中突出的问题,对教师的学习借鉴意义巨大。
5、社会和自然知识的学习利用
教师教学要做到旁征博引,还必须广泛涉猎文史哲和文化精品。如通读学习古、近、现代史和马克思主义哲学。阅读文学名着、名人传记,常看些小说、散文,鉴赏品评并摘录诗、词、曲、联精品和格言警句,经常翻阅并熟记常用成语典故等等。这会不断扩大、丰富自己的知识领域,提高自己的文采。
6、读好“生活”这本书
生活是一本“百科全书”,它不仅是知识的宝库,还是思维的宝库。教师从身边的日常生活体验中选取事例充实课堂教学,无论是举例说明问题,还是剖析概念原理,都能贴近学生,使学生感到熟悉、亲切、可信。这不仅能大大激活单调死板的教学内容,更便于学生感知、理解和记忆。例如在数学整除中倍数和约数是相对而言的,不能绝对地说那一个数是倍数,哪一个数是约数。这种关系与生活中的父子关系十分相像,不能绝对地说某人一定是父亲,而应该说他是谁的父亲,准确地说,他是他儿子的父亲,他又是他儿子的父亲,如果把日常生活中的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引进来,学生就很容易由此懂得了倍数与约数之间的相依关系。
【经验篇】
发挥教材优势,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科书的编写具有贴近生活、自主学习、亲历探究、课程开放的四大优势,整套教科书努力贯彻“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这一基本理念,把教科书的表现主体和使用主体都落实在学生身上,力争使教科书成为“学材”,为此,我们要充分发挥教科书的“学材”优势,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
一、使用教材:要能走得进去,跳得出来
常言道:教无定法。备课时,首先要潜心研读教材,悉心揣摩编者的意图,做到心中有数;其次,对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对教学的“三维”目标进行准确的定位;再考虑以什么活动为载体去落实教学目标。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根据现有教学条件,结合自己对教学的理解,对教材上的活动设计进行大胆的取舍和再创造,不要受教材束缚,把自己的教学行为限制在一个狭小的圈子里。一切活动都是围绕教学目标展开的,只要能落实教学目标的活动设计就要大胆采用,不要怀疑自己,唯书唯上,要善于把自己的教学机智运用到教学设计中来。
例如:教材设计了三个探究活动;1、把食盐放到水里有什么变化?2、其他物体放到水里会怎样呢?3在水里不断加入食盐,有什么发现?以此顺序开展探究活动,既费时间又不利于保持学生探究的兴趣。我在活动设计中,把前两项活动整合为一个探究活动:先分别观察描述不同物体放入水中后发生的现象,再对比实验现象的异同对物体进行分类,区分出容易溶解在水中的物体和不容易溶解在水中的物体。这样设计探究活动,学生既能进行充分的观察,又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归纳、分类等思维加工活动,才会有对溶解现象更为全面深刻的认识。
二、设计实验:要因地制宜,灵活变通
教材每一节课都设计了以小组合作探究形式为主体的探究活动,图文并茂,富有童趣,易于激发儿童的探究兴趣,旨在启发学生根据所提供的材料和提示开展探究活动或设计探究性实验。授课前,教师有必要对教材设计的活动内容进行“试验”,确定其可操作性和实效性,充分估计其可行性,必要时要进行重新设计,以保证实验效果和活动质量。
例如,教材设计了一个光沿直线传播的实验,教材提供了红外线激光灯、水槽等材料,在实际教学中用此材料进行实验,光在水中沿直线传播的现象很不明显,而且容易造成光的折射现象,怎样保证实验成功呢?为此,我们换用不同材料反复操作,最后终于找到了可行的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把“水槽”换成“一次性透明茶杯或玻璃杯”,用“烟雾”替代“水”,把透明的杯子倒过来,收集卫生香产生的烟雾,再用红外线激光灯实验,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非常明显,而且不会造成光的折射现象,取得了理想的实验效果。再如,教材设计了一个探究热空气会上升的实验活动,教材提供了易拉罐(剪掉底部)、蜡烛、纸屑等材料,在实际教学中用此材料进行实验,热空气上升,纸屑飞扬的现象很不明显,是材料本身存在问题?怎样保证实验成功呢?为此,我们换用不同材料反复操作,最后终于找到了可行的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把玻璃钟罩支在方木块上,把点燃的酒精棉球放入罩内,产生大量的热空气从罩口喷出,此时用纸槽向罩口洒纸屑,纸屑飞扬的现象非常明显,取得了理想的实验效果。教材在很多实验的设计上只是给我们了一个提示或者说是思路,我们不能机械地照搬或模仿,必须依据实际情况进行创新设计,才能求得最佳实验效果。
三、组织探究:要追求真实,不要苛求顺当
科学教育先驱刘默耕老师特别强调要引领孩子们“真刀真枪”地搞科学。以探究活动为核心的科学教学过程,不再是教师照本宣科和刻板地执行教案的过程。教学过程中,学生会提出许多教师意想不到的问题,也会出现许多难以预料的情况。这对科学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能够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活动中实际发生的事件,有效地推动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创造性地驾驭课堂。
例如,在《蒸发》一课中,教材设计了一个探究水蒸发时会吸热的实验:用棉纱将一支温度计的液泡包上,蘸上少许水,观察温度的变化。正常的实验结果是室温下棉纱中的水蒸发时温度计的液柱在不断下降,水蒸发会使温度下降。可是在我的课堂上,学生的汇报却出现了三种不同的实验结果:①温度没有变化,②温度上升了,③温度下降了。这是怎么回事?怎么办?如果直接否认前两种结果继续进行后面的探究活动,这部分学生必然会对科学产生怀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不就成了一句空话?我想:即使后面的活动不做,也一定要把这个问题弄清楚。在课堂上,我对三种结果的出现不做任何暗示,告诉学生问题既然出现了,我们就应当有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好的办法是尊重事实,重新实验。重新实验时,我对学生提出一点要求:记录好温度计变化的全过程。这是对原有观察能力的进一步要求,不仅要知道变化的结果,还要知道变化的过程,这样就更有利于对实验现象的发现。实验终于取得了一致的结果:水蒸发时温度在下降。我还让学生对比分析找出实验失败的原因:1、室温太低,实验现象不明显;2、观察不细心,没有耐心地对温度变化的全过程进行观察;3、认读温度时出了错。
四、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不要千篇一律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始终牢记一句话:年年岁岁教此课,岁岁年年法不同。注意每一节课的教学都要有新意,不可千篇一律、一个模式。因为不同的知识点要依据客观实际,采用不同的探究形式,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探究能力,老是一个腔调,一个模式,容易使探究走向形式化。
五、对待学生:要满怀关爱和期待
第斯多惠曾言,教育的艺术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大胆探索,对于学生的每一个设计赏以赞许的目光,对遇到困难的学生耐心点拨和引导,“我相信,你能行”足以激起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让学生时时能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怀、照顾和期待,始终对学习保持着充足的信心,在学习中始终保持着愉快的心情,我们的课堂将会变得更加和谐,学生的探究将会一步步走向成功。
例如,教材中“让学生参与中长期科学探究活动”的教学内容,一直是教学的难点,学生缺乏恒心,观察记录往往是有头无尾。为保持学生的探究兴趣,我采用了“跟踪访问”、“以身示范”和“定期展评”的教学形式,引领学生坚持中长期的探究活动。如在“观察月相”活动中,每三两天抽查一次学生的观察记录,提出改进建议,每隔一周展示一下学生的研究成果,我也把自己与学生同步进行的观察记录展示给学生,他们为教师的认真劲所折服,有了“坚持就是胜利”的信心,在月末的交流课上学生们说起自己的探究经历个个神采飞扬,如数家珍般地交流自己的发现,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在科学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中,要求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师只有结合各自学校的特点,因地制宜,灵活使用教材,才能让学生“真刀真枪”地搞科学。
【实践篇】
教学生学生活中的数学
通化县实验小学 张丽群
建构主义数学观认为,数学是一个活的、动态的、开放的数学活动。新的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的主要工作是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一个合适的环境,促进学生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促进学生主动地建构知识。以此为出发点,则要求我们在设计课程内容时,要加强数学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现实的联系,将数学与学生熟悉或感兴趣的问题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他们所学的数学是与当代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
一、生活是数学的源泉
紧密联系生活的“源头性”的数学问题既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更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兴趣。而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教师首先自身要关注社会,关注学生生活,这样才能提出、提供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并引导学生去观察、解释、探究。在教学中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体验,科学、有效地创造生活情景,让学生在熟悉的数学生活情境中愉快地探究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规律。如在教学“角”的概念时,我们可借助同学们都熟悉的钟表、墙角、张开的圆规等生活题材,启发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自主地提出数学问题:角有几个顶点?什么叫做角的边?角有几种……让学生体验自己生活中存在的数学,加深理解教材所学的内容,从而培养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的能力。
二、数学来源于生活
新教材注重利用生活经验,让学生学有意义的数学,帮助学生主动建构数学知识。对小学生来说,小学数学知识并不是“新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旧知识”,在他们的生活中已经有许多数学知识的体验,学校数学学习是他们生活中有关数学现象经验的总结与升华,每一个学生都从他们的现实数学世界出发与教材内容发生交互作用,构建自己的数学知识。鉴于学生并不是一张“白纸”,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而且有必要地还原数学知识的生活背景,把书本上的知识放在生活中来学习,让数学问题生活化。在教学“线段”时可设计这样的一个问题:将弯曲的道路改道,怎样做才能得到最短的道路。利用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从而总结成公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三、应用生活现实
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在他的《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中阐明:数学来源于现实,也必须扎根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因此要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学习、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收集资料、动手操作、合作讨论等活动,获得探索数学的体验,提高利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还是看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尤其是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所以,我们应及时提供把课堂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的机会,让学生在应用中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在应用中更深刻地感受数学的魅力,并通过应用促使学生更主动地观察生活中的数学,在学习和生活中更主动地运用数学。如,我们可指导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纸盒,利用已学过的长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的知识、美术知识、语言知识、生产常识对长方体和它的表面进行探究。以此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并通过小组合作自我解决问题,提高自己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切实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激发学生热爱数学,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生活是数学的大课堂,回归生活学数学既使数学自身的魅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又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到了富有真情实感的、能动的、有活力的知识。 因此,数学教学应该将课堂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去体验感受,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是解决生活问题的基本工具,达到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目的。
【读书篇】
「优秀体会展示」 诠释教育的真谛
通化县快大茂镇都岭学校 孙冬冬
寒假里我很荣幸的拜读了由叶圣陶老师着、杨斌老师选编的《如果我当教师》一书。这部书共分为七个专辑六十篇文章,细细品味其中的每一篇,都如在喝一杯陈年老酒,越啜越有味,愈啜愈上瘾;读完整部书,更是觉得它就如一座灯塔,为我今后的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
在《如果我当教师》一文中,叶老先生提到如果我当中学教师决不将我的行业叫做“教书”,而是“帮助学生得到做人做事的经验。”这让我想到了在《今天我们怎样做教育》一书中卢志文老师不把自己叫做化学老师,而是用化学教学生。二者所处的时代不同,对自己所从事的教师职业的定义不一样,但我分明从二位的回答当中看到了教育大家对教育真谛的理解。教育即教书育人,相对于教书而言,教师在育人方面的作用更为重要,育人对教师的要求也更加严格,要想育人,必须先要自育,这也就是叶老先生所提到的教师的修养问题。知识学问无止境,品德修养无止境,这是古今中外凡是有识见的人的一致认识。所以教师必须在不断完善自身专业发展的同时,努力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要对学生一生负责,必须重视个人修养,正视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则,才能为人师表。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如果言行脱节,说做不一,只能引起学生反感,也就不能达到教育的效果。拥有健康的人格品位,光明磊落,心地善良,诚实正直,才能在学生中树立威信、得到敬重,起到榜样作用。
当读到“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这一专辑时,我深深的被叶老先生先进的教育理念所折服。叶老先生早在几十年前提出的教育理论到我们今天才刚刚实践,在佩服叶老的同时,作为教师的我们是否应该先自我反省一下。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实行以来,大部分教师改变了以前的“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方式,但是由于缺乏理论的支撑,有些老师还是无法正确处理好“教”与“不教”的辩证关系。有的教师教育理念还没有完全更新,不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不给学生足够的思考、讨论、交流的时间,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有的老师让学生自己活动,提问题,讨论交流,自己却不加有效引导,不予适当评价,学生的学习缺乏方向感。“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听起来很简单,但其实意味深长。“教是为了不教”这句话中,“教”是前提、手段,“不教”是目的。也就是说,所谓“教”,重点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启发、引导,培养能力。所谓“不教”,是在教师的引导训练下,学生拥有自己学习的能力,能独立探索实践,解决问题,这也就达到了“教”的目的。由“教”达到“不教”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教师持之以恒的培养与训练。
当然这部书中对我启迪最大的还是书中的第二专辑:教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不仅是第二专辑,整部书也把这一思想贯穿始终。短短的一句话就揭示了教育的真谛。正如叶老所说:“教育不限于学校,也不限于读书,学校教育只是教育的一部分,读书这件事也只是教育的一部分。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读到此处,我的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七中的校训“好习惯,好人生”。如果说上学的时候只是把它当作校训来背诵一下的话,那么通过此次阅读叶老的这部书,我真正认识到了这六个字的深刻含义。也许在学校期间学习的理论知识能够帮助我们度过一次又一次的考试,但是良好的习惯却是帮助我们顺利度过人生各个阶段的法宝。养成好的习惯你会一辈子受用不尽,要是有了坏习惯,你会一辈子都偿还不了它的欠债,所以教师必须要重视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不仅要做到“教书”,还要不忘“育人”,两个方面都要齐头并进,否则教出来学生就是个“瘸腿”的人。我们要把培养好习惯放在每天的教育日程中来,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当然良好习惯的养成也不能一蹴而就,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须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坚持不懈,这样必有成效。
寥寥数语,并不能完全表达这部着作对我的启迪作用,书中任何一段文字都对我的生活与工作有着指导意义,今后将以此书为灯塔,指引自己的实际工作,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教育的真谛。
领导评语:
孙冬冬老师是我校为数不多的年轻教师。多年来,一直担任学校的历史学科教学,教学成绩优秀。文章中作者从育人的角度,谈到提高教师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从“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视点,谈到当前如何构建高效课堂的热点问题上来;从培养学生的习惯,谈到学校教育中“育人”的突出地位,整篇文章,作者语言质朴,情感真切,无时无处不体现着作者对此书阅读之广之透,读过此文后,让人大有“开卷有益”之感。(周明文)
作者简介:
孙冬冬同志,2006年毕业于通化师范学院,中学二级教师,现从事初中历史教学工作。
参加工作以来,能认真备课,钻研教法,曾两次获得县级优质课。在东三省历史年会中作品两次获奖,并在省级教育刊物中发表了论文。2011年参加了为期三个月的国家级培训,被评为优秀学员。在2012年“四师”读书竞赛中获奖,在当年的国家级远程培训中被评为省级优秀学员,同年被认定为县级骨干教师。
『教师读书笔记展示』
主题词:备课 技术
发至:各乡镇中小学、局直各单位
主编:丁金干 责任编辑:王金库 邮箱:thxjyzlgln@126.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