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与深化,改革传统课堂形式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与此同时学案导学式教学模式的优势越来越明显,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以及阅读张海晨和李炳亭两位专家编写的《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一书的感受,谈一下自己对这一教学模式的粗浅认识。
一、何为学案导学
所谓“学案导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一改过去老师单纯的讲,学生被动的听的“满堂灌”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和谐统一,发挥最大效益。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学案,认真阅读教材,了解教材内容,然后根据学案要求完成相关内容,学生也可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见解,师生共同研究学习。
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满足学生思维发展的需要,也对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的体现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在此过程中,教师则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习惯,教会他们怎样学习,怎样思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施学案导学教学的必然性
1、记得自己以前看过一个问卷调查,数据是触目惊心的,调查数据如下:
(1)、教育心理学研究发现,不同的教学方式产生的教学效率是大不相同的。(学生对所教内容记住的平均率为记住率)
教学方式 学生记住率
教师讲授 5%
学生阅读 10%
教师演示 30%
学生讨论 50%
学生实践 70%
学生教别人 95%
(2)就教师本身的调查: 高中教师每天工作时间平均达9——10个小时以上。教师教得苦:(63%的教师基本上还是单一的讲授法,教学方式主要是“灌”)
教师患咽喉炎的比例占80%左右
教师患胃肠道疾病的比例为30%左右
教师患颈肩椎炎疾病比例为22%左右
教师存在心理问题的比例为52.23%
看了这项调查你还会“满堂灌”吗?而事实上我们过去一直就是单一的“灌”。这是一种低效的教学模式,所以这些数据说明当前的形势呼唤一种更有效的教学模式出现,而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就是为了解放教师、解救学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教学方式。
2.“学案导学”促使教师教学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学案导学”主要以学生的角度,从学生学习实际出发,帮助并促进他们自主学习。解决“学什么”、“怎样学”的问题。
“学案导学”把老师的教学重心从研究教法转变到研究学法上。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编导、引导、指导上,编制“学案”的过程就是一个综合的探究性活动,它不是原有教案的翻版,而是教师从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出发,按照从易到难,从现象到本质,从一般到特殊的认知规律,有目的、有层次、有计划地安排学习活动,教师要从主演变为导演,走下讲台,深入到学生中去,指导学法,让学生的学习活动贯穿整个课堂。
3、“学案导学”,促使学生学习方式转变
“学案导学”有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由过去依靠教师灌输、消极等待的学习习惯,转变为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索,积极参与。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总之,“学案导学”有助于简化学习内容,优化知识和能力结构,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提高学习实效,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
三、实施学案导学教学的流程
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结合我班级(平行班)学生基础薄弱,语言表达力有欠的特点,在设计之时我注重将学习的重心前移,充分体现课前、课中、课后的发展和联系,如高中第五册《陈情表》,课堂教学过程设计为如下环节:
(一)学案导学,导引诱思
1.课前将学案发放给学生,为学生的自学定标定向。让学生根据学案阅读教材全部内容或有针对性、有选择性的阅读教材相关内容,从而使学生理解本课的基本文言知识点、把握行文的基础脉络,对本课知识有初步的认识,同时初步体会作者的情感体验。
2.学生在自学时,要求边看书边思考,反复推敲。对自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比如重点实词的翻译,特殊文言句式等,作出标记,以便在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中同学之间进行讨论交流,相互启发,取长补短。
(二)情景导入,明确目标
本环节是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利用影片、图片、课件等各种途径,或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某些现象,营造特定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起学生思维联想,帮助学生同化知识,促进学生将学习内容与他们的经验、兴趣、需要建立联系,顺利进入新知识学习的过程,
如讲《陈情表》之时的导入为: 古人曾说:“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 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可见李密的《陈情表》具有相当强烈的感人力量。今天我们一同学习李密的《陈情表》。
(三)检查预习,了解学情
学生回答学案上的预习导航题目,教师要收上来浏览批阅,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掌握学生自学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和不足之处。对于学生在自学中遇到的障碍及疑难之处,要在随后的教学中进行点拨。
如通过课前检查《陈情表》的学案,发现他们对文章的特殊句式,文章的行文布局,李密的讲话技巧等几个问题理解得不够精准,做到心中有数,上课有的放矢。 (四)自主探究,展示交流
在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针对自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先在小组内进行充分的交流,分享经验,碰撞问题,聚焦疑点,使学习中发现的疑难问题最大限度的在小组内得到解决,如果是无法解决的便成为了小组的共性问题。本环节,教师必须保证学生充足的自主时间,自主空间,让学生能够充分地看书、思考、设计、交流,特别要提醒学生学会倾听,学会站在别人的肩膀上发展、提高自己。
如:李密给晋武帝上表陈情,旨在说明祖母年老,难以废远赴命而已。这样简单的一件事,为何不直接陈述,却要从自己的坎坷家世说起? (五)齐心协力,精讲归纳
针对各小组存在的共性问题,围绕重点、难点、易错点,教师创设并精选出具有思维价值、创造价值和发散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一步步地进行讨论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好组织和主导作用,让学生通过生生互动,组组互动等形式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入探究,达成共识,并以小组为单位展示交流。同时教师适时介入学生的互动,对学生无法解决或仍存偏差、歧意的问题进行适当的点拨,保证课堂讨论交流的方向性和流畅性。
如本课在对词类活用现象的处理上,既要找出词类活用的地方,更要学会归类,掌握词类活用的一般规律。 (六)强化训练,迁移创新
根据内容特点,通过设置新情景问题或变式训练(如拓展练习),使学生对以掌握的知识进行有效迁移,了解知识的联系,发展思维能力。同时针对不同课的特点,也可以布置一些探究性的,观察性的,调查研究性的课外作业,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如本文课后题选取美文《祭十二郎文》加以拓展。 通过以上六步,让学生带着“?”号进课堂,通过独学(自学)、对学(对子间的合作)、群学(小组间合作探究),形成“!”号,然后再通过展示交流把新生成的“?”号最终变成“。”号。
四、问题和困惑
学案导学教学是集体智慧的集合,对学生是解放、是提高,对老师也同样是解放、是提高,得到了师生的一致欢迎,使师生的教与学能够和谐的融为一体。但自己在运用之时,存在的问题也不少:
1、小组的分配有欠平横,水平层次参差不齐。
2、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自己鼓励更多的学生提问和展示,但是有些学生为了提问和展示而提问和展示,偏离了评价的目的。与此相反的是少数学生对小组评价不在乎。
3、学案编写的科学性、逻辑性、实用性还不到位。
4、现在的班级是平行班,学生的基础差距很大,学案难以考虑到每一位学生,还仍需教师课后对某些学生进行辅导。
5、虽然提高了整体学生的学习成绩,但是也存在限制优秀学生思维的不足。
总之,学案已广泛应用于教学当中,学案教学的理论设计,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教学的实践运用,也充分证明了学案教学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但我的学案教学还不够完善,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重视学案教学的正确运用,充分发挥学案的重要作用,使教学模式不断改进,使学案教学焕发出更大的活力。
点评:语文教学工作是一个富有创造力的过程,虽有些繁琐,但也有很多斑斓,这一过程需要老师不断的反思,正如法国哲学家帕斯尔卡所说:“人虽说只是自然界中一根脆弱的芦苇,但这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思考能让语文课堂瑰丽不断,思考能让语文教学波澜迭起,思考更能让学生受益终身。本文有感于《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足见作者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这也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追求的方向和境界。(裴树立)
作者简介:郭云波同志2004年毕业于北华大学人文学院,中学一级教师,现任高三语文教学工作。该同志从毕业至今一直担任语文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曾被评为校级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县级优秀班主任,市级师德先进个人,所执教的班级,学生语文单科成绩经常名列前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