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读书动态 | 教师文章 | 学生文章 | 名人读书 | 图书推荐 | 阅读视点 | 精彩视频 | 学校网站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宁都县教师进修学校读书活动专题网 >> 教师文章 >> 正文
如何更好地进行“对学、群学”
作者:郭立云    文章来源:通化县英额布镇中学    点击数:636    更新时间:2012-12-20

 

所谓的“对学”指两名同等学习程度学生的合作学习;“群学”指小组内不同程度学生的合作学习或具体指“学习对子”间的帮扶学习。“学习对子”是指学习小组内相邻层次学生相互结成对子,进行学习帮扶,已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学习共同体。对学、群学是在独学的基础上进一步解决独学过程中没有解决的问题,同时也是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最终是学习成果生成的过程。这种“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教学模式走进课堂,是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新举措,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这种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人人得到锻炼的机会;培养集体合作精神,达到交流和提高的目的。然而纵观我们的数学课堂,却发现合作过程中的对学、群学出现很多不和谐的现象。

一、让对学、群学有充足的时间

情景一

在一次听课过程中,教学内容为“有理数比较大小”,授课的是一位年轻的教师,很有激情,因此课堂的气氛也很活跃,听课的老师也为之所动。其中有一个环节,教师出了这样一个题目:比较a,-a,1/a的大小,然后让同学们小组内讨论。学生两人一组开始讨论。任务布置不久教师看时间不够就草草的结束了本次活动。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都不难发现当需要同学在集体的智慧下解决问题时是很浪费时间的,所以时间不够用是最常见的现象。出现这种问题,主要是由于教师对课堂时间的分配和对问题本身难易程度分析不够导致的。这种没有结果的讨论就是走过场,流于形式而已。所以教师应该在课前做足功夫,在设计讨论环节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分析好每个环节所需要的时间,课堂上可能出现问题所需的时间,做到合理安排,适时延时。例如可以减少一道练习题,让对学、群学有充足的时间。

二、在进行对学、群学时使每个学生的责任分工要明确

情景二

在进行九年级概率知识“体验游戏公平与不公平”教学课堂上,教师布置了“抛筹码”的游戏,此活动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全过程。对于这类任务学生十分的兴奋,活动开始,学生们忙活起来。可是走到小组一看,学生们都在做“抛筹码”,可能是“抛筹码”比较好玩,却没有同学做记录。还有的同学什么也不做就在那里看热闹。

组内出现这种现象原因就是组内分工不明确,责任分散。虽然全体小组成员客观上存在着共同的利益,但个别学生活动时缺乏主动性或干脆袖手旁观、坐享其成,有的学生表面参与了活动,实际上却不动脑筋、不集中精力,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这样就起不到在合作学习中让全部学生参与、合作并取得共同发展的目标。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发生,在安排小组合作学习之前,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进行明确细致的分工,责任落实到每个成员,强化学生的角色意识,增强他们的责任感。严格的检查、测试并进行反馈,使学生感到虽然在小组内学习,但不能依靠别人。还要尽量缩小小组的规模,从而避免责任分散。

三、在进行对学、群学时要关注小组内的弱势群体

情景三

今年有幸去辽宁省旺清门中学学习,中间听了一节八年级梯形的复习课。本节课的重点是训练学生熟练的应用梯形的各种辅助线的引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师的教学环节设计得很严密,一些步骤下来后。共有六个不同方面的典型例题,各小组随机选一道,小组内开始进入紧张的思索后,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案,然后到自己组的位置板演过程展示。从这个过程看出教师平时对学生训练有素。但我发现在整个过程中组内的差生一直是一言不发,情绪很低落。因为他根本就没有思考的时间,还没等开口组内好的同学思路就出来了。

其实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只关注了小组内的学习结果,而忽略了弱势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那些学习能力强、思维水平高的同学,往往在讨论过程中很快就得出方法和答案,并借讨论的机会抢尽风头;而反应较慢的同学表达跟不上节奏,往往就成了听众,久而久之,这部分学生就会养成坐而不答的习惯。自身的思考热情就会随之消失,慢慢的养成依靠别人的习惯,时间久了,班级内学生的两极分化就会越来越严重,不利于班级整体的发展。

作为教师要更多的给这部分学生以关注,尽可能的发现基础薄弱的学生的不足之处,如思维水平、学习方法和学习动机等,并对他们有针对性的指导,要特别注意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让他们树立信心;教师给他们的任务要有层次性,使弱势学生也能找到胜任的工作,并在完成任务中得到成就感,增强自信心;教师在合作学习时要强调整体进步,让组内形成主动扶持较差学生的氛围。例如:教师可以通过组间打分竞赛的的方法,制定评比活动中差生汇报得分高的标准。这样组内的成员就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教会差生,差生也会为组内赢得荣誉而努力学习。这样组内成员的学习就会非常和谐。教师也要在观察、巡视或参与中,特别关注他们并及时发现他们的困难,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四、在进行对学、群学时教师要大胆的放手,培养学生思考的习惯

情景四

在“梯形中位线”的教学时,教师在黑板上画图,教师先讲解梯形的中位线定义。并提示中位线与底边是否平行?中位线的长度是不是等于底边的一半?这个问题学生都是在教师的帮助下明确方向后顺理成章的得到的。那么教学过程中顺利就一定是成功的吗?就一定是有效的吗?教师是为了出现意外才这样引导的,其实不然,相反,教师不妨把学生解决问题过程中出现的典型错误给予“曝光”予以警示,效果会更好。其实梯形的中位线是在三角形的中位线学完之后学的。有了前面学习的经验和原有的基础,对于梯形中位线的定义和中位线定理的发现和证明,教师不妨大胆的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向和方法,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作进一步的指导,教师要相信学生,及时给予鼓励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合作学习是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学会合作、体验合作、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过程,而在这种不合理的环境下,部分学生容易忽视自己的观点、思维方法正确与否,小组合作的结果可能窒息成员的独创精神。这种合作有弱化独立思考的趋势。教师在出示问题后应该让学生养成思考的习惯,而不应该是处处帮助学生得到结果,从而限制了学生的思考空间。扩大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学生的质疑问题的能力,鼓励所有成员表述不同意见,在学生不断的思维碰撞中掌握知识点。

总之,只有灵活的选择教学策略,才能有效的达成合作学习的目标,使合作学习从形式走向实质。在课堂教学中,使“合作学习”落到实处。真正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科学安排分组,指导合作方法;提出研讨问题,明确相关要求;适时分组研讨,给足研讨时间;全班交流评价,提高合作质量;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管理和调控课堂,教师当好学生合作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在课堂合作学习活动中,要因势利导、把握时机、掌握分寸、处理好放与收、开与合、动与静、疏与密等关系。使课堂教学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

 

点评:本文作者通过四个数学课堂教学案例,就合作学习中“对学、群学”常见的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深入浅出的剖析了出现其问题的原因,并找到了解决其问题的办法。作为教师只有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总结经验教训,让合作学习更具实效性,才能真正达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姜连雄)

                     

作者简介:郭立云同志1999年毕业于吉林省海龙师范学校,中学二级教师,现从事数学教学工作。在从事教学过程中积极上进,指导的学生曾多次在全国希望杯竞赛中荣获奖牌、在教学科研方面积极探索、教学成绩突出。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1

    版权所有 宁都县教师进修学校 维护制作:电教信息部
    联系电话:0435-5224989 邮编:134100
    推荐浏览模式 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