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工作动态 | 教研科研 | 教学集锦 | 教材答疑 | 主题学习 | 明德专题 | 部门介绍 | 名师博客 | 网络办公 | 学校网站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宁都县教师进修学校小幼教研 >> 教学集锦 >> 正文
小学科学教学中注重学生探究性学习
作者:贺伟    教学集锦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626    更新时间:2011-10-20

 

    《科学标准》明确指出 “探究是科学学习的核心。”“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而科学课的教学就是要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使他们成为科学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满足每个学生发展的基本需求。“如何真正开发学生的探究潜能,让学生探究性地学习?”成为科学课教学重点关注的问题,教师应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教学途径注重学生探究性地学习。

    一、教学设计要注意知识的整合,提高探究的实效性。

    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快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兴趣是带有感情色彩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既是影响学生学习过程与学习效果的强大助手,又是激发创造性思维的催化剂。例如:《蚂蚁》一课的教学。如果只让学生明白蚂蚁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蚂蚁的头部、胸部、腹部是什么样的,学生不会对这些内容感兴趣,因为蚂蚁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小动物,这样的教学只是教师对学生已有感性认识的归纳而已。如果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经历解决观察活动中的问题,尝试不断改进观察方法的过程,在有结构的观察活动中获得丰富的有关蚂蚁的直接认识,渗透爱护小动物,珍爱生命,保护环境的教育,使学生对身边的事物产生极大的兴趣。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整合,以体现科学教学的真正价值,提高探究的实效性。

    二、提供有结构的探究素材,提高探究的实效性。

    学生要进行科学探究活动,教师必须为其提供足够的支持条件。没有充足的材料, 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是比较困难的,即使学生们有了强烈的探究欲望,也难于展开和深入。这样教师应根据学习内容的需要,选择那些适合儿童自行探究的材料。如在教学有关《声音的产生》这一内容时,给学生准备了这些材料:塑料罐、铁罐、纸罐、小石头、橡胶塞、铝硬币、塑料小盖子、铁钉、象棋子、抹布、纸、一缸水、一块海绵等材料。在课堂教学中这些材料都能用上,通过不同小组选用不同的材料,这样就能够无形中控制一些教学中不必要的变量。这样的材料是探究活动中有结构的材料,这些材料能够自主的“引领”学生进行探究,避免出现误导学生探究目标指向的问题。学生通过操作材料的实践活动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进行思维加工,可以形成科学概念和得出科学结论。

    三、通过兴趣小组活动, 注重学生探究性学习。

    课本知识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但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实验教学内容主要让学生接触比较浅显的科学知识,许多内容可以有进一步的挖掘与拓展,十分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究性地学习。兴趣小组活动便成了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第二课堂。如《各种各样的叶》一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各种各样的叶。课堂上,叶子的各种形状、颜色激起了学生无穷的兴趣,学生对叶子的探究表现出了相当高的热情,课堂上的时间远远不能满足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了。兴趣小组活动根据学生这一表现,开展了一系列的标本制作活动,学生表现出了很高的热情,自己探究、自己查找,收集了许多校园内的植物和树叶,对这些植物、树叶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与认识,并且制作成标本,这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想进一步探究校园内动物的种类了。

    陶行之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教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帮助学生树立终生学习的意识,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得到探究知识、获取知识的方法。小学科学课教学的突出特点就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倡导“真情实感,亲身体验”。作为一名科学课教师,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启发引导学生进行真正的探究科学。

 

  • 上一篇教学集锦:

  • 下一篇教学集锦:
  • 版权所有 宁都县教师进修学校
    联系电话:0435-5224989   邮编:134100
    推荐浏览模式 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