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一盏明灯照亮行程
——读朱永新《新教育》有感
通化县二密镇中学:杨金凤
曾几何时,有人说教师是辛勤的园丁,培育美丽的花朵;也有人说,教师是春蚕,劳作到死吐丝方尽;还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塑造着学生的精神世界;更有人说,教师是蜡烛,燃烧自己去照亮别人。在我看来,教师,应该是一个永远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成长的人。 今天我不想用那些华丽的词藻去描述读书的美好和意义,只想与大家分享我的一点儿感受。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每天接触的除了xyz就是阿拉伯数字,和文字打交道的机会比较少,或许是惰性使然吧,说实话,除了数学教材及其相关习题册,教学参考书等,我很少去读书。不怕大家笑话,我也曾经在去书店给女儿买书的时候,兴奋地穿梭于各类书架之间,不知不觉会在书店里呆上一、两个小时,并且也爱不释手地给自己买了几本书,现如今半年甚至一年过去了,那些书却是至今未曾翻动,依然尘封在家里。真是应了那句话——书非借不能读也。
带着一份新奇,带着一份崇拜,带着一份激动,我细细品味了朱永新教授的又一部新作《新教育》,刚刚看了几眼,我便被书中的内容深深地吸引住了。这本书让我领略到了新教育专家的风采,感受到了新教育所散发出的无穷魅力,仿佛整个人也起了质的变化,对学生、对课堂、对自己的工作也有了新的认识。看完这本书,我心潮澎湃,思绪万千,新教育又赋予了我新的教育理想,为我在感觉上有点职业倦怠的迷茫指明了方向。
今天我们怎样做教育?今天我们怎样做教师?这是许多人都在探索的问题。是啊,在当前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确实是挺不容易的。教师的工作是辛苦的,教师的工作是忙碌的,但我认为教师的成就感--“桃李满天下”的幸福,也是无人能及的,教师的价值是永恒的。
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转变。学生的学习更多的是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环境下进行,在这样的过程中,需要教师转变以往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转变某些仅仅在形式上表现为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组织、创设实质性的促进学生发展的各种学习环境的能力。那么,教师怎样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呢,这本书给了我启示。
启示一:教师专业阅读, 促进专业成长
在学习中,我们不难感受到,周发老师、张永军校长的讲座之所以能吸引人,他们之所以能成功,就是因为他们好读书,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并将读到的悟到的实践于自己的课堂,反复磨练。而每一个老师要取得成功,获得专业的进一步发展,必不可少的深厚文化底蕴均要来自于读书,来自不断地学习实践。我们只有明确读书是永久的真正意义的备课,实践反思与读书相结合,形成自己的教育主张和思路,才能获得专业发展。但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不难看到,包括我自身在内的许多老师虽然会教书,但不喜欢读书,“没有时间!”这是很多教师给出的不阅读理由,他们靠的是一年一年在教学过程中积累的经验传道、授业、解惑。
都说“教学相长”,其实就是“读教相长”;都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也可以说“读书破万卷,教学如有神”。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不管有多好的现成的教案,不管有多高水平的名师,你不可能真正地克隆它,因为那不是你的。每一个人都有他自己的教学风格,学是学不来的。教学实际是一个人内在文化素养的体现,如果腹中空空,教学就只能是个空架子。我们老师更多的是读课本、看教案、学教参,岂不知功夫在书外。如果真正“读书破万卷”的话,我们任何的教学都能达到从容轻松、出神入化的境界。
教师读书不仅是寻求教育思想的营养,教育智慧的源头,也是情感与意志的冲击与交流。从过去的教育家的着作中,教师可以学习的东西很多。有心的教师会认真阅读教育的重要文献,认真学习不同时代教育家的人生理想与人格力量。读书会让我们教师更加善于思考,更加远离浮躁,从而让我们的教师更加有教育的智慧,让我们的教育更加美丽。
启示二:师爱是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良剂
朱永新在回答“师生角色应该如何定位?”这一问题时清楚地告诉我们,良性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亦示亦友,教学相长;应该是师生交往,积极主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与学生分享知识,交流情感,创造生活,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实现共识、共享、共进。
作为一个老师,如果他说他不爱学生,那不仅亵渎了教育本身,也否定了自己的工作。问题的关键在于,什么样的爱是真正的爱?我们该用什么样的方式去爱学生?该如何科学、理性的去爱。首先,我们对学生的爱如果只停留在口头上而较少的付诸于行动中,“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他们会觉得老师很肤浅,虚伪,做事只流于表面。就像一个医生说,我好爱我的病人,但又不去好好地治疗他,那是爱吗?不是的。真正的爱需要落到实处,可以是春风化雨,也可以是平地惊雷,可以让学生们如沐春风,也可以让他们醍醐灌顶。
作为老师,我们是爱自己的学生的,但我们的爱有时太严厉,毫无修饰可言,让孩子们难以接受,不领情。有时候我们又难免会偏心,如果我们心目中的优等生和差生犯了同样的错误,我们对他们的处理也许是不相同的。这些都是我们教育中的误区。“今天我们做教师,不光要给孩子满分,还要让孩子满意,让孩子满足。” “离开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
自96年从教以来,在数学教育岗位上我已经工作了整整16年,已然奔四张的我明显地感觉到了和学生之间的若干条代沟。平时除了学科上的交流,我很少和学生沟通。一天中午,我独自走在操场上,八年二班的两个小女孩热情地邀请我一起晒太阳,盛情难却,我和孩子们一起坐在了花池边。听她们兴致勃勃地讲她们的生活趣事。我很认真地倾听着,偶尔参与一下,聊得很开心。那是两个数学成绩很差的孩子,从此以后,课堂上我时常能够看到她们专注听课的眼神,这是以往所少见的。课下的时候她们知道问题了,那认真的样子可爱极了。有一次我在水房洗拖布,她俩还大老远跑过来帮忙,平时遇到我时,也显得格外亲近。我想,这一切都应该归功于那一次“晒太阳的交流”吧。作为老师的我们,真的不应该高高在上,让孩子们觉得难以亲近。毕竟我们的工作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简单的机械,他们有血有肉,有思想,有志趣。当你真正地走近学生,走进学生,那种效果真的是妙不可言的。
如果一种教育未能触动人的灵魂,无法引起人的共鸣,不足以震撼人的情感,那就不是成功的教育。师爱的最高境界是友情,具有爱心和知识,学生们特别渴求和珍惜教师的关爱,师生间的真挚的情感,必定有着神奇的教育效果。爱学生就让我们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吧。
教师要用爱心去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学生首先就要了解他们,了解他们的爱好和才能,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了解孩子就需要与孩子沟通,与家长沟通。其次,爱学生就要公平对待所有学生。“公正客观”被视为理想教师最重要的品质之一。学生最希望教师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不厚此薄彼。公正,这是孩子信赖教师的基础。第三,爱学生就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和创造精神,与他们平等相处,用自己的信任与关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创造欲。
有人说:“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复,而是创造;教育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本身。”我则认为:教育首先是一种服务,一种为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提供帮助的服务,一种为社会培养健康健全的人类的服务。让我们走进学生,亲近学生,关心爱护学生,蹲下来悉心聆听他们的心声,也只有这样才能为他们提供最切合实际的东西,才能为他们铺设好最适合他们的道路,让他们能够在及时的肯定和鼓励声中张扬他们的个性,茁壮成长。一名好教师,一名爱学生的教师,会将学生放在平等地位,信任他们,尊重他们,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真正的教学相长。
新的时代给广大教师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挑战,教师只有不断学习,不断研究,让自己的工作有科学的指导,使自己成为一名充满智慧的教师,才能告别过去那种“高投入低产出”的得不偿失的工作状态,真正拥有一种幸福的教育生活。“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朋友们,让我们畅饮这“源头活水”,让我们自己打开书本,打开自己的成长之门,走向人生发展的最高境界吧!让我们在读书学习中不断的进步与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