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8、39页。
【教材分析】
角的初步认识这一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由于学生在学习角的有关知识前,通过对许多物体的感知,已经积累了有关角的感性经验,所以教材从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所学几何图形,再通过学生实际操作活动,如折一折、摸一摸、玩活动角等加深对角的认识和掌握角的基本特征。教材中不要求掌握角的定义,只要求学生认识角的形状,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辨认角。这部分内容,教材在编排上还有两个显着特点:一是强调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如主题图 “美丽的校园”和例1的内容都是学生熟悉的;二是强调在活动中掌握知识,如安排了“玩角”“画角”等若干活动,都是想让学生在亲自的动手操作中完成学习任务。学生熟练掌握这部分内容就为以后进一步学习三角形、长方形和正方形以及平行四边形的角等几何图形奠定了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设计理念】
-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生动、丰富的背景中学习数学,感受数
学与现实联系,体会学数学的实用性,学有用的数学。
- 运用“引导—自学”教学形态,采取“引导-合作-自主探究”的教
学方法,将观察、操作、演示、实验、自学讨论等方法有机地贯穿于教学各环节中,引导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充分遵循 (从)感知→(经)表象→(到)概念这一认知规律,采取找一找、看一看、摸一摸、做一做、比一比、想一想、等教学手段,让他们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形成能力。
3、发挥现代教学多媒体的优势,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静态的课本材料变成动态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动手中思维、在观察中分析,把外在可见和内在不可见的角印在大脑里。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能辨认角和初步用尺子画角。
2、能力目标: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意识,并培养学生初步学习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3、情感目标;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使学生感受角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在探索角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用尺子画角。
【教学难点】
让学生通过直观感知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三角板,圆形纸,活动角等。
【教学过程】
师:(出示三角形)你知道这是什么图形吗?
它为什么叫三角形呢?(因为它有三个角)
让学生指出三角形的三个角
角究竟是什么样的图形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位新朋友——角。(揭示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图形——三角形,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联系实际,整体感知角。
同学们,你们想去参观聪聪和明明的校园吗?
(多媒体演示:美丽校园的主题图。突出:门窗上的角、钟面上的角、操场中场地的角、小朋友做操时上下肢组成的角……)
师:在这美丽的的校园里你都看到了什么?你能在这幅图中找到角吗?
生:我发现了门上有一些角,操场上也有角,老师拿着的东西三角板上也有
角……(根据学生的回答标出角)
-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你能找出这些物品的角吗?(多媒体出示图:剪刀、饮料吸管和水管实物图片,请学生找出各种物体的角。指出的在物品上显出角)
- (3)师: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物体表面也藏有角,你能找到吗?现在在小组内把你找到的角指给小组成员听,看哪个小组找到的角最多。(小组活动:找角)
师:谁愿意把你找到的角指给大家看看?(集体交流)
师:角真是无处不在,只要大家用数学的眼光多去观察,你就能发现数学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
(设计意图:通过找角,让学生体验角就在我们身边,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连,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生活。)
- 抽象图形,形成表象。
(1)师:请同学们一起拿出三角板,一起指一指三角板上的角并摸一摸角是怎样的?
生:角的前面尖尖的,旁边直直的。……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这个尖尖的地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多媒体演示)
角是由几个顶点和几条边组成的?
(2)师:这就是数学王国中的“角”。
师:哪位同学能指出这些角的顶点和边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标出)
小结: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
(设计意图: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大胆说出角的特点,在学生富有想象力地探索的同时,通过老师现实有趣的谈话,将学生的学习激情推到“探个究竟”的境地)
- 动手操作
(1)师:你能用这张圆形纸折出一个角吗?(学生折角)
老师随意拿出学生折的两个角,这两个角哪个角大呢?说一说应该怎么比较?(教师一边示范一边讲解比较角大小的方法)
跟你的同桌比一比,谁折的角大?你是怎么比的?
小结:小朋友心灵手巧!用自己的双手折出这么多角,真是了不起。
(设计意图:折角的过程中,小朋友们合作学习,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生生互力,师生互动,在交流过程中,生生互补,集思广益,使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拓宽了知识面,发展了数学思维。)
- 师:请大家拿出课前准备的活动角,看清活动要求
(课件出示活动要求:你能使手中的活动角慢慢变大吗?又能使它慢慢变小吗?说说你是怎样操作的?)(根据学生的回答用多媒体演示)
从而得出结论:角两边的张口越大,角越大
角两边的张口越小,角越小
教师拿出活动角操作:角的张口不变,把角两边拉长。这样角变大了吗?
角的张口不变,把角两边缩短。这样角变小了吗?
角的大小跟边的长短有关吗?
(课件再次演示角的大小跟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折角比角的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究角的特征,认识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自主探究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
- 体验感悟,画角。
我们不仅认识了角,还学会了比较角的大小,应该怎样画角呢?请大家准备好尺子跟老师一起画一画。
先画一点,从这个点起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就画成了一个角
(教师在黑板上示范画角,学生在草稿本上跟着画一画)
你能标出角各部分的名称吗?
- 阅读课本,质疑问难。
这节课我们学习的是课本38、39页的内容,请大家自由看书,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可以请教同学也可以请教老师。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起点。)
师: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角是什么样的?角是由什么组成的?
师:想好了没有,老师想考考你们,有信心接受挑战吗?
- 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辨别角的过程中,建立清晰的角的概念。)
- 下面的两面个角,哪个角大?
(课件演示比的过程)
- 用肢体语言表示角。
师:你能用自己的身体表示出一个角来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自己的肢体创造出角,实际上就是对本节课内容进行
简单小结,不但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且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这节课大家学得高兴吗?有什么收获呢?
角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这是老师在生活中找到的一些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