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实施方案 | 培训动态 | 研修日志 | 学习总结 | 个人发展规划 | 读书心得体会 | 课例研究 | 优秀成果推荐 | 学校网站首页 | 
《教育心理学》读后感
作者:孙宝晶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25    更新时间:2012-11-22
 
      读了《教育心理学》,通读本书后, 我觉得对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很有帮助。不仅对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向、原因及研究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 而且理清了学习与教学之间的关系。这些对于刚步入教坛的我将会给予最大的帮助。下面谈谈自己的一点理解及体会:

   读完本书之后,我认识到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心理的发育和生理成长发育同等重要;在孩子不同的年龄阶段,都会有不同的心理特点和问题。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学龄期的孩子也步入了竞争的行列,他们需要有独立的心理、思维、行为,而作为教师更应该了解学生的心理。当他们取得成绩时,老师要适时和恰当的表扬、肯定他;当他们失落时,老师要鼓励、支持他,而不是一味地打击和责备。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因势利导地去引导孩子对事物产生兴趣或改正缺点,注重呵护孩子心灵的健康,不管是对孩子实施惩罚或是加以赞赏,都应以心理健康为第一衡量标准。

一个外国教育家曾这样说过:“在那些独具天赋和灵感的人们生活中,大都是教师燃起了一个未被发现的天才的内心火焰。”小学时期正是儿童学习知识、发展能力、培养个性的关键时期。要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就必须根据儿童的心理规律,做到因材施教。但是,如果教师不能真正了解小学生,盲目行事,不仅收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还可能给小学生的发展带来不利的消极影响。还有,针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我们可以选用以下方法帮助他们进行有效的学习:教给学生科学用脑,提高学习效率,不做无用功。既做一个懂得生活的人,又做一个懂得高效率工作的人。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判断学生是否热爱学习以及引导学生学习的能力。教师是榜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生受教育的过程是人格完善的过程,教师的人格力量是无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教师要有较强的组织领导、管理协调能力,才能使教学更有效率,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要富有"爱心",作为一名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无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对待孩子。教师还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和发展需要。
    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一定要认真地贯穿新的教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新的教学姿态迎接新的挑战,使学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教育心理学》对我以后的教育教学提供了无穷的动力,更是我研究课题的源泉。我将不断深入学习下去,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版权所有 宁都县教师进修学校 维护制作:电教信息部
    联系电话:0435-5224989 邮编:134100
    推荐浏览模式 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