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由于它在改善课堂气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等方面产生了很好的效果,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我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下面我以我教学的《平行四边形面积》一课简单谈谈我的思考及做法。
教材分析:本节课教学内容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教材在编排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1)强调知识之间的联系,根据图形面积计算之间的内在联系安排教学顺序,以促进知识的迁移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是在学生掌握了这个图形的特征以及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学习的,后面紧跟着是学习将三角形和梯形面积。学习这些图形的面积计算都以长方形面积计算为基础,以图形内在联系为线索,以未知向已知转化为基本方法开展学习。
(2)体现动手操作、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的过程。
本课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采用让学生动手实验,先将图形转化为已经学过的图形,再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探索转化后的图形与原来图形的联系,发现新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这样一个过程。教材没有给出推导的过程和计算公式,以便于学生从多种途径探索,自己得出结论,从而给教师和学生都留有较大的创造空间。
(3)注意练习的探索性,形式多样化,以促进学生对计算公式的理解和灵活运用。
练习的编排减少了直接用公式计算的习题,安排了较多的应用问题、变式题、用间接条件求面积及画一画、分一分的操作性习题,并安排了一定数量的思考题。习题的探索性加强,例如过去直接要求量出图形底和高的长度求出面积,现在则要求学生自己想办法求出图形的面积。
教法学法:
1. 重视合作操作与实验。
本节课面积公式的推导都是建立在学生数、剪、拼、摆的操作活动之上的,所以操作是本课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既要做好引导,又要注意不要包办代替,一定要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基础上进行操作。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2. 引导学生探究,渗透“转化”思想。
“转化”是数学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思想方法,本课面积公式的推导采用了转化的方法,在教学中,应以学生的探究活动为主要形式,教师加强指导和引导。通过操作,一方面启发学生设法把所研究的图形转化为已经会计算面积的图形,渗透“转化”的思想方法;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去主动探究所研究的图形与转化后的图形之间有什么联系,从而找到面积的计算方法。利用讨论和交流等形式,要求学生把自己操作——转化——推导的过程叙述出来,以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3.注意培养学生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运用转化的方法推导面积计算公式可以有多种途径和方法,教学中不能把学生的思维限制在一种固定或简单的途径或方法上,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从不同的途径和角度去思考和探索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探索,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会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通过操作、观察、比较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推导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结合教材渗透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掌握和运用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片断:
探究新知:
(一)用数方格的方法初步感知
师:前面我们已经知道可以用数方格的方法得到一个图形的面积,现在,我们也可以用数方格的方法,来求这两个图形的的面积呢。
1、课件出示教材80页方格图。
打开数学课本的80页,先仔细观察方格纸,一个方格代表多大面积?不满一格的该怎样处理?
再把数据填写在下面的表格中。
2、班内交流:展示学生填好的表格
3、谁来说一说有关长方形的数据?同意吗?
谁能说一说有关平行四边形的数据?其他同学和他的想法一样吗?
4、观察表格中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平行四边形
|
底
|
高
|
面积
|
6m
|
4m
|
24平方米
|
长方形
|
长
|
宽
|
面积
|
6m
|
4m
|
24平方米
|
生1:我发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长方形的面积相等(对,你观察得真仔细)
生2 :我发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数正好等于底和高的乘积。(你的发现,非常有意思)
生3: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长方形的长相等,高和长方形的宽相等,他们的面积就相等。(你也有这样的发现)
生4:可以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下三角形变成长方形。(真不错)
(二)动手操作,引导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1、联想、猜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
我们用数方格的方法比较出这两个图形的大小,这样毕竟很麻烦,也不现实。
我们知道,长方形的面积可以用长乘宽计算。平行四边形是否也有这样的计算方法呢?
根据刚才的发现,同学们大胆猜测一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能与什么有关?会用什么方法计算呢?
2、动手操作、验证猜想。
(1)引导点拨:
关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同学们的猜测究竟对不对呢?看来,我们还要证明一下。
刚才,我们在数方格的时候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长方形的长相等,高和长方形的宽相等时,他们的面积就相等。这说明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之间有一定的联系,我们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来研究会可以吗?
(2)学生思考,如何操作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一个长方形呢?
师:请同学们先动脑筋想一想,怎样才能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一个长方形呢?
(3)动动手,试一试。
同学们都想好了。 下面请同学们,拿出手中的学具以小组内的同学一起动手试一试。在小组研究的过程中,老师还有一些小要求,同学们看:
课件出示活动提示:
(1)你是怎样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的?。
(2)仔细观察,反复操作转化的过程,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进行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展示学生的割补过程,说一说怎么做的,
哪个小组的同学来说一说你们是怎样做的?有什么发现?
生1:老师我是这样做的,展示第1种方法:就是沿着高要只剪一个三角形再拼,再把三角形拼到另一边。我们小组发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长方形的面积相等。
生2:老师我是这样剪的,展示第2种:沿着一条高,剪成两个梯形,再拼成一个长方形,我们小组发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不变,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的高就是长方形的宽。
师:还有不同方法吗?
生3:我们小组的剪法,和他们得差不多,我们发现,高把两端的三角形都剪下来,再拼成长方形。平行四边形面积不变。新的长方形的面积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4、教师用课件演示割补的过程,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同学们可真能干!想到了这么多的好方法!每个平行四边形,沿着高剪开,都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不过有时,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相等时,能剪拼成一个正方形。如果有兴趣,同学们可以在课下再研究一下。)这里我们主要说一说一般情况下的平行四边形)
5、师用课件演示:我们把一个平行四边形沿着它的一条高剪下一个三角形。移动后转化成一个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剪拼成长方形后,它的面积大小变了吗?
长方形的长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哪一部分?长方形的宽呢?
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是:长乘宽。(板书长方形面积公式:长方形面积 = 长×宽)由此,你们能推断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吗? (板书:平行四边形面积= 底×高)
6、同座互相说一说自己的推导过程。
7、介绍字母表示公式。
S = a×h
S = ah
8、课件出示填空练习。
9、从公式我们可以看出,要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必须知道哪些信息?怎样计算?
教学反思:
在日常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困难通常有如下几种:
1、小组活动只有形式,缺乏实质性合作。小组成员间缺乏必要的人际交流和小组合作技能,学生不知道怎样与他人进行有效的互动。当问题出现时,学生之间不能做到相互了解对方,信任对方,并进行清晰正确地交流;当产生不同意见时,不能建设性地解决矛盾冲突。
2、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学优生在小组中处于主宰地位,承担了主要的职责,学困生则处于从属或忽略地位。在合作学习时,学优生往往具备了合作交流的某些条件和要求,成为小组内最活跃的一分子,他们的潜能得到了发挥,个性得到了张扬。而一些学困生因为基础薄弱,参与性主动性欠缺,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稍逊,往往总是落后优等生半步,无形中失去了思考、发言、表现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被变相剥夺了学习的权利。
3、小组活动目的不明确。小组合作学习前,教师缺乏必要的讲述,由于一有问题马上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或任务布置过于简单,学生没有明确合作学习的目的、步骤,问题本身也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不理解将学习什么,怎样学习;同样由于缺乏必要的讲述,无法帮助学生迅速、准确地把未知信息与已有的认知经验联系起来,选择最佳的学习起点,尽快地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
4、课堂秩序混乱。合作时学生发言七嘴八舌,听不清究竟谁的思维不严密,谁的思维缺少条理性。教师对小组学习缺乏必要的计划、调控等组织技能。当学生和小组面临问题时,教师无法对一些问题进行辨别、分析并对学生们进行帮助。
其实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实践中出现一些问题是正常的,问题的关键是我们要研究怎样通过理论学习和教学研究去解决这些问题,使小组合作学习发挥应有的作用。我认为应该从如下几方面着手。
(一)牢记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我们不仅要关注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习的过程,帮助学生建立信心;教师既要让每个学生获得最基础的数学知识,又要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要改变学生数学学习的方式,由过去以教师讲授为主向以学生自己学习为主;要真正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转变教师的角色;评价的方法、手段及内容也要变化。
在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过程中,我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与合作交流,使学生主动地探索和发现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在这过程中,学生议论纷纷,各抒己见,主体地位发挥得淋漓尽致,充分体现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的全新教学理念,同时,点燃了学生创新的火花。
(二)关注小组中每个成员的发展。
教师既要考查每个小组的成绩,也要关注小组中每个成员的发展,可以用一些不定期的小测验来检查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优点,把每个人的智慧都发挥出来让大家共享所产生的效益远比一个所谓的好学生“一言堂”高得多。
因此在合作学习之前要让学生先独立思考问题,例如我探究平行四边行面积公式时,请学先动脑筋想一想,怎样才能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一个长方形,再动手试。
在每个学生有了初步想法后再进行探究、交流,共同解决问题;这样做给不爱动脑思考或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提供了进步的机会,对提高这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有帮助的。并且,在全班交流,展示自己的割补过程及方法时,我尽可能请多一些学生上台说,争取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机会在全班面前表达自己的观点,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三)要让学生有一个明确的活动目的。
教师备课时要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所要体现的新理念。内容要有一定难度,有一定探究和讨论价值,问题要有一定的开放性。要设计好一堂课的每个环节大约用多少时间,什么内容需要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的时间是多少,等等。小组合作学习前,教师要讲述清楚活动目的是,让学生知道理解将学习什么,怎样学习;帮助学生迅速、准确地把未知信息与已有的认知经验联系起来。
例如,在请学生合作探究平行四边形如何转化成长方形时,先用课件出示活动提示:“(1)你是怎样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的?。(2)仔细观察,反复操作转化的过程,你发现了什么?”再让学生动手操作,同时进行巡视指导。以帮助学生选择最佳的学习起点,尽快地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
(四)陪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中出现的有些问题是学生不善于合作,不知道怎样合作造成的。因此,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逐渐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1、教学生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语言表达是人与人交往和互动的基础,也是个人交际能力的重要指标。合作学习需要每个成员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互相了解对方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才能合作探究问题。我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有意识地提供机会让学生多表达自己的观点,发现问题及时予以指点。
2、让学生学会讨论问题。讨论是合作解决问题的关键,每个成员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后,可能有不一致之处,这就需要讨论,攻克难点,形成解决方案。教师只要在关键之处予以指导便可,让学生逐渐学会讨论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3、认识合作学习的重要性。由于人的个性的差异,有些学习好的学生不愿意合作学习,认为自己有能力解决问题;也有一些学生不愿意与他人交往。教师要使学生逐步体验到通过合作学习可以解决很多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合作学习可以提高每个人的能力,使大家友好相处,从而对合作学习产生认同感。
4、建立互相信任、团结互助的关系。成员之间只有建立相互信任、团结互助的关系,才能以诚相待、荣辱与共,不计较个人的利益得失,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这对培养良好的思想品质也是有好处的。
5、 以友好的方式对待争议。班级是一个小社会,小组成员间会因为学习或其他事情产生一些争议甚至矛盾,成员都要明确争议是为了达成共识、更好地解决问题,目标是一致的。大家要以小组利益为重,争议时对事不对人,始终保持团结。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要通过不断的指导,长期的熏陶,通过相互探讨,不断反思、校正,才能逐步走向成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