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里,我拜读了卢志文校长写的《今天我们怎样做教育》,原以为很厚重的话题、内容,卢校长却用了一个个故事,一个个事例,娓娓道来,他那幽默的文字读来让人很轻松。在他写的一个个小小的故事中,蕴含着很多的道理,引发了我一些思考。这本书是值得细细品读的。
先来说说书中讲到的一个故事——【严寒的冬天里,一群人点起一堆火,大火烤得人暖烘烘的。有人想,天这么冷,我绝不能离开火,不然我就会冻死。其他人也这么想,于是这堆火因柴尽而灭,这群人全被冻死。
另有一群人也点起一堆火,一个人想,这堆火如果不添柴,迟早会灭的,其他人也这么想。于是大家都出去捡柴,这群人都冻死在捡柴的路上,火因缺柴而熄灭。
还有一群人点起一堆火,这群人没有全部围着火堆取暖,也没有全部去捡柴,而是制定了一个轮流取暖、捡柴的制度。于是人人都去捡柴,人人都得到了温暖,火堆因得到足够的柴源,不停地燃烧。大火和生命都延续到了第二年的春天。】
我的思考:这是一个讲述团队的故事,很有哲理。相信现在大家都越来越重视团队,也知道团队的重要性,俗话说得好:众人拾柴火焰高,可是故事中这样一个“积极向上,团结一致”的团队居然也会灭亡,这不得不引起我的思考。固然团队精神是很重要,但缺乏创新的团队也要不得,有了既定目标,团队还需要一定的制度,但不能要僵化的制度,而是要学会灵活,创新才有出路。
读到这样一段文字——【由于教学过程的复杂性,和作为教学对象的人的特殊性,人们更愿意把教学看成是一门艺术。教学过程中的科学性要素,则很容易被遮蔽和忽略,课堂教学中的规律,因此变得虚空而难以捉摸。】
我的思考:从教以来,听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教学是一门艺术”,于是,朝着这样的方向,我也在一直地追求着,努力地用实践来证明这句话的真理。有时,在杂志、书籍上,看到一些特级教师、专家的关于教学上的好点子,就特别兴奋,然后会依葫芦画瓢地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用在我的学生身上,可往往最后的效果并不好,所以时常纳闷,哎?同样的方法,同样的学生,为什么专家们都能取得预期的效果,我就不行了呢?读了这段文字,我悟出了:其实,学生是有差异的,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只有找到适合自己学生的方法,这样的教学才有效,纯粹的拿来主义是行不通的,只有在自己的实践加思考中才能获得预期的效果啊!
又有这样一段文字——【教师有双重快乐:育人与科研。要做一个科研型的教师,就必须把眼睛瞄准我们身边的教育教学现象和我们面对的孩子。这才是真正的教育科研!对绝大多数教师而言,今天我们最缺乏的是学习。所以学习应该是教师专业化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
我的思考:听过了一些优秀教师、专家的讲座,他们不仅自己阅历丰富,相信还带着自己的孩子一天一天地读书,无一不身体力行地呼吁教师要再学习。想想不是吗?我们每天都在大声地疾呼着要让孩子多读书,读好书,那作为老师的我们,是不是首先自己要做个读书人呢!每回看到主席台上的专家引经据典,把教育分析得头头是道,多么令人羡慕啊!坐在台下倾听的我就感觉自己好像井底之蛙一般!他们的知识已经融会贯通了!但光读书不思考也没用,只有在读中思考,时时记下教育教学中鲜活的故事,自己的反思,再回过去读书,相信别有一番收获,那一定会对自己的工作大有帮助!当然,一时的读书,写作比较容易做到,难的是一直地坚持下去!那就需要自己的意志了!
书中还有很多值得大段大段摘录的文字,读着读着,开始喜欢上这样的文字,表达简单,事例感人,合上书本,敬佩之余甚是感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