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书关键词是“教育”,“解放心灵”。作者克里希那穆提观念里的“教育”指什么呢?他是怎么把教育提高到“解放心灵”的高度呢?
克里希那穆提是享誉世界的心灵导师,生于印度。少年时期开始专门的灵性修炼,以后成为彻底的译者。他一生致力于引导人们认识自我,用自性的光明照亮自己,解放自己。他一生的教诲皆在帮助人类从恐惧和无明中解脱,体会慈悲与至乐的境界。
他强调精神,强调人的感受。比如,他“完整教育”的教育思想。他认为学校要培育完整的人。完整的人是怎么样的人?反过来,不完整的人有是怎么样的人?克里希那穆提的观点是我们的社会以及我们所处的文化要求学生必须努力获取一份工作,以便得到物质上的保障,于是获得物质成为了人们的头等大事。学生在学校通过努力获得知识以便将来获得物质。因此我们的教育主要是为了获取知识,这种行为让我们,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变得越来越机械化。这就是不完整的所在。“无论在科学、哲学、宗教、商业方面,还是在我们正在获取的技术知识上,我们的心都在沿着狭窄的轨道运行。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外面,或者从事某种专门化的职业,我们的生活方式都在让我们的心变得越来越狭窄、局限和不完整。”
那么怎么样的人才算是“完整的人”呢?善于思考的人算不算是“完整的人”呢?更进一步说,已经意识到我们教育存在的问题的人算不算“完整的人”呢?克里希那穆提提到,不幸的是,这些善于思考的人容忍了这一点,这已经成为对自由的一种威胁。克里希那穆提非常着重“自由”。那么“自由”该如何获得?他说到,“心灵的绽放”是必要的。“这种绽放是我们的理智、情感和健全的身体的全面发展和培养,也就是活在完全和谐中,没有对立和矛盾。只有在我们的感知识清晰的、客观的、非个人化的,没有被强加任何的负担时,心灵的绽放才会发生。”克里希那穆提认为这才是“完整的人”,学校应该培养这样的人。这就是教育的根本所在——“心灵绽放”或者“解放心灵”。
“心灵的绽放”有什么意义呢?克里希那穆提提出,它就是善,来自于友好和爱;包括身体的培养,合理的膳食,适度的运动,这将会带来深深的敏感性。
最初的关于克里希那穆提观念里的“教育”以及他是怎么把教育提高到“解放心灵”的高度似乎得到了朦胧的答案。我也是一个从学校出来的“产品”,我认识到自己是一个“不完整的人”,我接受的教育就是“努力学习,获取知识,获得职业 ”。
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心里清楚,我们的工作是很难在短时内向别人证明其价值的。我们“发明”了考试。考考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技能?以为一道考题的正确答案就能证明一个学生掌握了所需的知识。在考试的氛围下,分数的笼罩下,我们的学生在我们眼里已然不是“学习者”,而是看做在标准化考试中可以为班级平均分数增值或减值的“数字”。为了让学生掌握扎实“知识”,不停地讨论着如何“考”。老师们想法设法的出题,让孩子们练习,美其名曰是“练习”。每逢要看老师业绩时,连小小的小学生也已卷卷在手:语文练习卷,数学练习卷,英语练习卷。课上做老师的卷,回家做老妈的卷。
面对被如此境地,已不知不觉的影响着普通教师,家长,学校管理人员的学生观。明明知道考试只是技术层面,重复练习是能熟能生巧,可那仅是掌握了技能,提高了记忆力而已。为了分数,我们不得不为考而教,但心中是否隐隐觉得我们给学生的影响难道仅仅是“考试”吗?
虽然我们无法改变教育体制。在这严酷的体制下,但我们至少可以改善自我,走入自己的内心。只有理清自己的思绪,告诉自己,自己到底为谁教育,为谁工作,为谁负责,到底要教什么?才能从容面对考试,看淡考试给你的压力,正确对待考试,以此影响学生对考试成败的正确态度。只有教师从容面对,才会有学生的坦然从之。 我相信,世界上无数的学校在培养着像我这样的“不完整的人”,我们的心灵得不到解放。如今,我作为一名教师,我如何尽我的微薄之力尽量让我的学生趋于“完整”?还得深入研究。
|